深圳阿蓮
同事小凌的女兒7歲,十分的嬌氣。但是,自從進了幼兒班后,她發(fā)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變化。原先她每天早上總是賴床,不肯起來,現(xiàn)在,她會很早地起床,站在臥室外面喊“媽媽”。小凌問她怎么起這么早,她說:“我怕媽媽睡過了上班時間?!?/p>
小凌以為孩子只是偶爾為之,但她卻堅持做下去。過了幾天,孩子竟然在早上沖好了牛奶,得意地說:“媽媽,請你喝牛奶。”小凌覺得這事有些蹊蹺,便問她為什么天天叫媽媽起床,還沖牛奶給媽媽喝。孩子天真地說:“老師說了,7歲的孩子已經不小了,應該懂得愛自己的爸爸媽媽了。”
小凌在單位里說起這件事,大家聽了,都說她好福氣。小凌說:“其實,她一起床,我就睡不著了,仔細聽著房里的聲響,擔驚受怕的。”但為了讓女兒樹立起自信心。她堅持不出去幫助她,就這樣享受著7歲女兒的關照。
我姐姐的女兒也很懂事,雖然只有12歲,但已知道體貼外公外婆了,給他們捶捶背,倒倒開水,還會做一些簡單的按摩。外公外婆哪里舍得讓她動手,生怕她累著燙著,一旦她要“照顧”他們,他們就趕緊自己動手做了。結果,外甥女就嘟起嘴,滿臉的不高興。
孩子受學校和家庭的教育,會產生一種模仿行為,照顧別人就是一種對愛心的模仿。如果大人滿足孩子的需要,接受他們的關愛,就會讓他們感到幫助別人關愛別人的快樂和自信。但如果這時候家長不讓孩子有表現(xiàn)的機會,孩子就會覺得大人不信任他們。長此以往,孩子就會養(yǎng)成一種習慣——長期依賴父母并長期向父母索愛。
讓孩子愛你,其實是對孩子天真幼稚但又十分動人的行為的一種鼓勵,這對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很有幫助。家長們應該留一個機會給孩子,用快樂的心去感受孩子給你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