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躍彬
生命科學認為,衰老是細胞遺傳決定的,老化起因于細胞中。然而,醫(yī)學又認為,引起生命衰老的原因是一個多因素綜合的生理變化過程,與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都有關系。
美國作家塞繆爾·尤爾曼那篇十分有名的短文《青春》,對我們防治心理早衰有很好的啟迪。文章的大意是這樣的——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時光,沒有人僅僅由于年齡的增長而變成老翁,我們的衰老是因為拋棄了自己的理想。歲月能使皮膚起皺紋,但是,如果丟棄了熱情,心靈就會起皺紋。無論是60歲還是16歲,每個人在精神上都蘊涵著奇跡般的魅力。你我心靈都有一個接收電波的無線電臺,如果你接收的是悲觀主義的信息,那你即使只有20歲也會衰老;如果你接受了美好、希望和勇氣,捕捉的是樂觀主義的電波,那么你的心理就有希望在80歲謝世時仍然年輕。
作為生理年齡上的青春是短暫的,而心理上的青春則可以是長久的,學習正是保持這種青春活力最好的營養(yǎng)素。中華醫(yī)學會老年分會近年提出的關于老年健康的10條具體指標中也明確指出: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是老年健康的一個標志。
在中外歷史上,大凡心理年輕的人,不僅高壽,而且創(chuàng)造力很強。我國著名的作家冰心和巴金老人,一生中無論遇到多少挫折打擊,都能保持一顆年輕的心態(tài)。年輕的心理年齡,使他們筆耕不止,他們不但著作等身,而且高壽。生理年齡是有限的,心理年齡是永恒的??鬃幼钕鹊莱瞿旮邏坶L的秘密——“學而不知老之將至”。保持年輕的心態(tài)是延緩衰老的有效措施,而學習則是使我們保持年輕心態(tài)的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