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凡
爭吵—和好—再爭吵—再和好—最后離異,在她自己的婚姻生活中兩度重演。
[急診傳真]
張小姐,33歲。某外企中層管理人員,為情感與婚姻問題所苦惱,在與丈夫離異兩個月后,仍藕斷絲連,在理智與情感交織的漩渦中糾纏不清,不能自拔。
“我們在網(wǎng)上一聊就是三四個小時,有時即便沒有話題或起身去干點別的事情也讓音頻和視頻開著,能感知到對方的存在。2004年國慶大假之前,他提出從外地來京看我,我很矛盾,心中還割舍不下他,希望他來,又不能接受他對我的用情不專,我該怎么辦?”
[情感回放]
他們是在四年前相識的,那時她在母親的公司里任總經(jīng)理助理,他是自己的下屬。
在一次偶然的談話中同他聊起感情婚姻的問題,她當時已婚,與丈夫感情不合已分居兩年,因他的善解人意而產(chǎn)生好感。在一次去外地出差時,兩人心照不宣地發(fā)生了故事。關系維持半年后,被母親察覺將他辭退。
兩年后,她去了一家外企,一直沒有中意的男友,工作之余不免寂寞惆悵,她這時已與前夫正式離婚,忍不住給他打去電話,知道他還是孑然一身,遂走到一起,正式辦理了結婚手續(xù)。
婚后雙方因個性不同常發(fā)生矛盾爭吵,但感情尚能維持??墒钦煞虺S信碌碾娫?、短信往來,使她心生嫉妒。而丈夫認為她管得太緊,沒有自由的空間。
婚后一年左右,她發(fā)現(xiàn)丈夫沉溺網(wǎng)絡當中,并發(fā)生網(wǎng)戀,丈夫先提出離婚。心高氣傲的她,備受打擊,同意了。
雖然分手了,但她心里仍然牽掛,于是化名上網(wǎng)聊天,在他常去的網(wǎng)站上與他故意遭遇,并成功地讓他網(wǎng)戀上自己。這才發(fā)現(xiàn)他在網(wǎng)上完全變了一個人,原來十分內向、穩(wěn)重有些自卑、刻板的他,竟然這么浪漫討巧、激情放縱。但當對方提出想念自己,國慶要來京看望自己時,她陷入內心的矛盾沖突之中。
[性格形成]
張小姐生活在一個父母常年爭吵、“戰(zhàn)爭”不斷的家庭。
母親外向潑辣,凌厲而強勢,以事業(yè)為重心;父親內向穩(wěn)重、克制內斂。母親老想控制、約束父親,而父親又不斷反抗這種約束控制,夫妻陷入爭吵后和好,再爭吵后再和好的循環(huán)之中。
母親偏愛哥哥,她從小缺乏母愛,記憶中很少得到母親的摟抱愛撫,有時甚至覺得母親是把自己作為與父親爭吵打仗的砝碼。
父母離異后,哥隨母,她隨父。父親時常關心自己、欣賞自己、鼓勵自己,與父親感情較深。初、高中早戀同班班長,考上大學后感情失落,渴望與男性親密接觸。
大一時與同年級一內秀穩(wěn)重的男生相戀,嫉妒漂亮女生,限制男友與其他女生正常往來。在一次舞會上,因男友同別的女生跳舞而醋意大發(fā),竟上去拉開男友,用雙手狠掐男友脖子,讓同學驚詫、側目。
大學畢業(yè)后與男友結婚,并隨男友去了外地?;楹箅p方互相限制對方,不給對方自由,雙方分居兩年后離婚。
[行家解析]
張小姐從小缺乏母親的愛撫和安全保護,父母又常年爭吵不斷,及后離異,系列童年的創(chuàng)傷在其心中留下陰影。
青春期的萌動,更多的是尋找愛的補償。但對害怕失去愛的過分擔心,使她過度限制男友、丈夫的自由,不給他正常交往的空間,以至做出當眾掐男友脖子的極端、失態(tài)之舉。
在婚姻當中,追查、拷問丈夫手機信息、電話號碼,追蹤查訊“可疑”郵件等等常有發(fā)生,兩度離婚后還以電話聯(lián)系、剪不斷、理還亂,是其內心矛盾沖突、渴望被愛的真實寫照。
張小姐重蹈父母婚姻舊轍:爭吵—和好—再爭吵—再和好—最后離異,在她自己的婚姻生活中兩度重演。
[解脫策略]
幸福美好的婚戀需要“匹配”,雙方在價值觀、自我觀念、感情性愛、外貌性格、興趣愛好五大方面是否相似、互補是夫妻間減少沖突摩擦、和諧相處的關鍵。
全面分析了她與前夫在上述五大方面的異同、匹配問題后,張小姐最終選擇了跟他說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