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連芹
食品是有酸堿性差別的,平常食物中,無機成分雖然占的比例竣小,但其對構(gòu)成人體各部分組織和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卻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食物的酸堿性是由無機成分決定的。含有金屬元素鈉、鉀、鈣、鎂等較多的蔬菜、肉類、蛋類、魚類、啤酒等就是酸性食物。
需要說明一下:食物的酸堿味并不等同于酸堿性。食物的酸堿性是指生理上的概念,而食物的酸堿味則是指味覺上的概念。食物有多種味感,如我們平時喜食的水果中含有各種有機酸,在味覺上呈酸性或接近中性,但在生理上并不呈酸堿性,而是根據(jù)水果中存在的鉀、鈉、鈣、鎂等微量無素在人體內(nèi)的最終代謝產(chǎn)物的性質(zhì),在生理上呈堿性。同樣,如食糖在味覺呈甜味,卻是酸性食物。
酸堿度用pH值來表示。健康人血液 pH值在7.4左右,過低會引起酸中毒,過高會引起堿中毒。平時人體內(nèi)的血液酸堿性只能有微小的改變。食物對人體的作用除了滿足食欲和補充營養(yǎng)外,還有調(diào)節(jié)血液酸堿度的重要作用,人體能保持血液的弱堿性最有益于健康,而這種弱堿性是靠飲食中各種食品的合理搭配來保持的。但如果酸性食物占較大比例,會導(dǎo)致血液偏酸性,出現(xiàn)缺鈣,血液色澤加深,粘度增大。老年人遇此情況,易致神經(jīng)疼痛、血壓增高、動脈硬化、胃潰瘍、神經(jīng)衰弱、胃酸過多、便秘、軟骨病等。
要保持血液呈弱堿性,可從副食搭配上多動腦筋,即注意多食屬于堿性食物的素食。要避免血液的偏酸性,一是多吃使血液變堿性的食物,如青菜、水果、豆類、胡蘿卜、土豆、南瓜、海帶、蜂蜜、蘑菇、牛奶及茶葉等;二是少吃使血液變酸性的食物,如大米、面粉、魚、肉、蛋黃、花生、牡蠣、蝦、啤酒、白糖、大麥等。注意科學(xué)的搭配,食物,防止酸堿失調(diào),就會使自己的血液保持弱堿性,從而具備健康的體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