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節(jié)省人工,提高生產(chǎn)效率,推廣水稻免耕拋秧法切實可行。
水稻免耕拋秧法是近年來應用于種植業(yè)的一種新的栽培方法。該方法是在稻谷收割后,不用犁翻耘耙,而是使用除草劑進行莖葉處理,清除田間雜草及枯萎稻樁。運用免耕拋秧法種植的水稻,前期早生發(fā)苗快、成穗高,后期結(jié)實率高、穗大、粒重。
現(xiàn)介紹水稻免耕法具體操作規(guī)程如下:
一、基本要求
1.免耕稻田宜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田面平整、耕層深厚、保水保肥性能好的稻田進行。
2.低洼田、水坑田、冷浸田等,在免耕化學除草前要開好圍溝和腰溝,及時排干田水。
3.易旱田和沙質(zhì)田不適宜作免耕田。
二、稻樁與雜草處理
1.留樁高度。收割時要盡量齊泥割稻,留樁高度一般不要超過5厘米。
2.拋秧前雜草處理方法。晚稻在早稻收割當天的傍晚或第二天上午排干田水,每667平方米(1畝)用20%克無蹤200 ~ 250毫升,碳酸氫銨或氯化鉀2 ~ 2.5公斤對水50 ~ 60公斤,均勻噴灑于稻樁和雜草莖葉上。噴約24小時后灌深水浸田,水深以淹沒稻樁為佳,浸泡1 ~ 2天,待水層自然落干或排淺后拋秧。
3.拋秧后雜草處理。一般在拋秧后5天,每667平方米施35%丁芐80 ~ 100克。拋秧后6 ~ 10天,施35%芐喹30 ~ 40克。拋秧15天后,施50%二氯喹啉酸30克,加48%苯達松100 ~ 150毫升。
三、技術要點
1.育秧。中晚稻宜采用434孔塑盤育秧,每667平方米備足秧盤45 ~ 50片。
2.拋植期。掌握“遲播早拋”的原則,適宜的拋秧葉齡為二葉一心至三葉一心,不要超過四片葉。
3.拋秧密度。比常耕拋秧量增加10%左右。晚稻每667平方米1.8萬 ~ 2萬蔸。
4.施肥技術。施肥總量比常耕拋秧增加10% ~ 15%,實行輕施基肥,重施返青肥和分蘗肥,前期施肥量要達到施肥總量的60%以上?;室詮秃戏省⒘追蕿橹?,少施碳銨肥,盡量不要施用有機肥,特別是未腐熟的有機肥,以免引起燒苗。
5.水分管理。充足的水分對免耕拋秧非常重要,要求勤灌淺灌,多露輕曬。實行淺水拋秧,拋后要有淺水促進秧苗起身和分蘗,但分蘗前期切忌深水,夠苗即露田曬田,幼穗分化期后保持濕潤,抽穗揚花期要有淺水,灌漿結(jié)實期干干濕濕,防止過早斷水。
6.病蟲害防治。病蟲害防治與常規(guī)耕作田相同。(江西省宜春市農(nóng)業(yè)局 楊愛卿 郵碼:3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