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 陳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形象。這個形象,是在工作中、生活中、與人們的交往中,某種素質的外在展示。
人的角色是多重的,人的素質體現是多樣的,展示出的形象也是多維的。在父母面前,展現的是孩子的形象;在孩子面前,展示的是父母的形象;在工作單位,展示給大眾的,是一位工作人員的形象……。評判的尺度不同,得出的結論也不相同,但基本評語就是“好”與“差”。我相信,每個人都希求有個好形象。
形象有好差之分。它依據的是人的基本道德行為、文化背景、職業(yè)操守、身份特點。職業(yè)不同,形象要求也不同,有相同點,也有差異性,好形象是在把握共同點的基礎上顯現差異性,這樣,形象才豐富多彩。
不要把自身的形象等同于個人的形象。整體是個體的集合,個體的組合構成整體,是整體的折射。群眾看組織部門的形象,是通過一個個具體的形象來看的。從我做起、從我樹起,維護好職業(yè)形象,是職責使然。
形象不是自然生成的,是在工作、生活中通過性情的陶冶,長期的磨練而形成的。樹立形象,不是作“秀”,不是化裝,不是坐而論道;樹立是一種過程,是在工作、生活、學習中對生活的不斷感悟,對職業(yè)的不斷理解,對角色特點的不斷把握,由內而外表現在一個人身上的特質。
“尊重”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形象,尊重度愈高,一般來說形象也愈佳。但是,絕對之中也有相對,不能把“尊重”與“形象”完全等同起來,也不要被“尊重”陶醉的忘乎所以。因為,導致他人對你的尊重的因素還有很多、很多,比如,你的職業(yè),你的地位,抑或你手中的權力。
于細微處看形象。上門辦事,問一聲好、倒一杯水、讓一個座、引一個路,看起來,都是小事,往往為我們所忽視,但是,老百姓觀察形象、評判形象,就是透過這細微之處。曾經有一位考生在電話中說,他想找我,談一些想法。他來了,談完之后,他告訴我,那天,為了掛那個電話,他是拿起電話又放下,放下了又拿起,足有半個小時,就怕被拒絕。說這話時,他臉上帶著微笑,看得出,他是滿意的。這個小事,時時地提醒著我。
于關鍵處看形象。當一件事不關自己的利益時,頭腦也比較清醒,辦事也守規(guī)中矩,也容易給人留下好形象。當與自己的利益相關時,考驗也就隨之而來了,才看出廬山真形象。
形象是表,素質是里。樹立形象,根本的還是提高素質,練好“內功”。
學習是人生的第一要務,通過學習,陶冶性情、增加涵養(yǎng),提升氣質。通過學習,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通過學習,提高分辨善惡美的能力;通過學習,增強法律意識和政策意識;通過學習,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學習的途徑是多種的,可以通過書本學,向實踐學,向先賢學,向身邊的同志學。
有好素質才有好形象,有好形象才算有高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