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曉
沒有飛躍更沒有跌落,步態(tài)平穩(wěn),安步當(dāng)車。
在兩屆奧運(悉尼奧運與雅典奧運)之間的2002年,是一座承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綜觀中國體育的全年走勢,可以說既沒有飛躍更沒有跌落,步態(tài)平穩(wěn),安步當(dāng)車。
年初在美國鹽湖城取得冬奧會金牌零的突破,可喜可賀;畢竟歷經(jīng)6屆冬奧會,22年的上下求索,終為中國體育填補了又一項空白。然則從另一面思考,中國冬奧項目迄今仍只靠短道速滑“一招鮮”打天下,速滑自葉喬波退役后今不如昔,短道速滑在多年前列為冬奧會表演目時已由李琰摘金,后成為正式賽項卻在冬奧會屢屢失手,中國冰雪界切不可為一時得意而誤了前程。
釜山亞運中國取得意料之外的大勝,奪金數(shù)(150枚)之多賽前始料難及,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袁偉民賽前動員告誡的苦戰(zhàn)(與東道主韓國),就整體競爭而言始終未出現(xiàn),中國將亞洲諸強從揭幕戰(zhàn)便摁在身下,且一壓到底。然美中也有不足:乒乓、羽毛球等看家項目紛紛失手,在奧運會8個重點優(yōu)勢小項上丟金。
就運動隊而言,男足在韓日世界杯沒給國人驚喜,有的只是米盧從世界杯出線構(gòu)筑的神壇走出,光輝盡失。受誘于“韓國奇跡”的中國足協(xié)招不來韓國主帥希丁克,情急之下找來“希氏替身”阿里·哈恩,把跳了兩年之余的“斯拉夫舞曲”換作“荷蘭之歌”。
韓日世界杯使男足國家隊化于無形,代之而來的國奧隊只在續(xù)寫失利的新篇。在釜山亞運不入四強后,國奧隊(算上加上幾名超齡球員之混編國家隊)在世界杯后的征戰(zhàn)中無一項成績可言。
中國女子曲棍球是馬年中國球類項目的最大亮點,但它多少染有“韓國色彩”。人們在想:如果沒有來自韓國的主教練金昶佰,這支歷來乏善可陳之師還會奪取冠軍杯賽、釜山亞運冠軍與世界杯賽的銅牌嗎?
馬年讓國人振奮的孫繼海、李鐵馳聘英超,在年末稍稍有點降溫,連續(xù)十九輪首發(fā)的孫繼海在主場代表曼城打熱刺時被中途換下,之后又被主教練基岡送上觀眾席;李鐵也在這一時段連續(xù)兩場比賽只能作壁上觀。所幸在新年將臨之際,二人否極泰來:孫繼海在曼城對富勒的比賽中中途替換受傷的貝爾科維奇出陣,李鐵更在埃弗頓與博爾頓的惡戰(zhàn)中打滿全場。孫李遭遇說明英超之于中國球員既非地獄亦非天堂,從必經(jīng)磨練這一點上看,姑且可算煉獄。
就個人而言,馬年中國之星非男籃姚明莫屬,這位NBA歷來第一個非美國本土的“狀元秀”本打算以整個賽季作為NBA的適應(yīng)期,卻不料早早充當(dāng)起火箭隊的頂梁柱,并連續(xù)當(dāng)選每周一評的NBA最佳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