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亦斐 朱 萍
美國到底有沒有發(fā)出錯誤的信號?美國真正意識到“公投”所隱含的風險了嗎?美國在臺灣問題上到底想得到什么?
臺灣問題是中國內(nèi)政,但美國因素始終是一個關(guān)鍵因素。美國對臺政策的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中國大陸、美國和臺灣三方博弈的走向。因此,準確解讀美國對臺政策在眼下比任何時候都更具現(xiàn)實意義,而美國主流智庫對目前臺海局勢的解讀和判斷無疑會為我們提供不可或缺的視界。中國讀者當然明白,美國主流智庫是美國國家利益的維護者和美國對外政策的忠實辯護者。
本刊記者日前連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SAIS中國研究系主任、資深中國問題專家大衛(wèi)·蘭普頓(David Lampton)、美國對外關(guān)系委員會亞洲中心主任、高級中國研究員伊麗莎白·伊考諾美(Elizabeth Economy)和布魯金斯研究所東北亞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里查德·布什(Richard Bush),就目前的臺海局勢和其中的美國角色進行了深入探討,其中不乏火藥味。
美國給出曖昧信號?
新聞周刊:您認為臺灣現(xiàn)在緊張局勢的原因是什么?“臺獨”愈演愈烈是不是因為美國給出了曖昧的信號?
蘭普頓:現(xiàn)在臺灣的局勢有很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歷史原因。自從李登輝上臺以來,“臺獨”的傾向就越來越強烈。其次是臺灣內(nèi)部政治的原因,明年3月要舉行選舉。政治通常會依賴經(jīng)濟,如果經(jīng)濟好,政治家就會大談經(jīng)濟。但是現(xiàn)在臺灣的經(jīng)濟狀況并不是很好,所以陳水扁需要找非經(jīng)濟的因素來獲取支持。此外,他想以此將年輕的選舉人動員起來,年輕人與年長的選舉人相比,在選舉中更獨立于經(jīng)濟因素導向之外。還有就是因為島內(nèi)現(xiàn)在的政治氛圍,他得找機會和事由來批評被他指稱為“親大陸”的國民黨等反對黨。這是長期的政治趨勢和短期的政治需求結(jié)合的原因造成的。
不過,我認為布什政府的確是給了臺灣一個不確切的信號,尤其是布什去年4月份的講話。而最近陳水扁的“過境之旅”或許也帶來了不確切的信號。我并不認為美國的態(tài)度是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臺灣內(nèi)部的政治,這是個長期的身份認同的問題。
伊考諾美:現(xiàn)在的緊張局勢主要是因為選舉政治造成的。陳水扁面臨大選,布什也是。而且布什在國內(nèi)遭到批評,指責他對中國政策太“軟(Easy)”。美國在臺協(xié)會主席夏馨在這個問題上可能有些曖昧,但是無論是來自美國國務(wù)院、美國在臺協(xié)會臺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還是布什總統(tǒng)本人的信號,都相當清楚地表明:美國不支持(有時也用反對)臺灣采取任何激怒大陸的行為。
新聞周刊:美國在臺灣問題上的利益是什么?
蘭普頓:最重要的是這個問題的和平解決,不僅是布什這屆政府,從尼克松政府以來,歷屆美國政府都是如此。美國在這個問題上的最大國家利益就是和平解決,無論是兩岸統(tǒng)一還是出現(xiàn)別的情況,只要大陸和臺灣能夠“和平”地解決這個問題就好。美國最關(guān)心的是不能動用武力。如果出現(xiàn)武力沖突,不僅對兩岸沒有好處,在東亞都會造成很大的問題,東亞的一些國家,如日本,對這個問題就很關(guān)切。
而現(xiàn)在,因為美國在伊拉克、阿富汗等地已經(jīng)看到了很多沖突與麻煩,所以,在這個時候,不想在別的地方看到?jīng)_突。美國政府絕不歡迎在這個時候臺灣采取什么行動來引起沖突。
伊考諾美:美國一直以來就是堅持以和平的方式解決臺灣問題。如果任何一方采取某些不理智的行為而使沖突不斷升級的話,對美國來說是有害無益的,美國不想看到北京對此采取武力行動,也不愿意臺灣有任何舉措來激怒北京動用武力。
新聞周刊:美國希望臺灣海峽保持什么狀態(tài),是“不統(tǒng)不獨”嗎?
里查德·布什:我個人來看,美國沒有這樣的想法。美國的政策是非常清楚的,如果大陸向臺灣發(fā)出了很好的邀請,臺灣也更容易接受的話,美國是不會阻撓的。
新聞周刊:中國的一些學者認為,美國在總統(tǒng)選舉之際更容易采取強硬的立場。美國在今后一段時期會在臺灣問題上有更多的鷹派思維嗎?
里查德·布什:我認為選舉還不會有那么大的影響。重要的是美國政府認為應(yīng)該如何在具體問題上采取何種方法維持和平與穩(wěn)定。
新聞周刊:這幾天,布什致信陳水扁說,支持臺灣以觀察員身份加入WHO,你對此有何評論?
蘭普頓:我看到了相關(guān)的報道,但是我不知道這是否是事實。當然,就我個人來看,這是可以理解的。美國只是想找到一個方法讓臺灣參加WHO的活動,而避免涉及到“主權(quán)國”的問題。
“朝核”會成為一張牌嗎?
新聞周刊:其他因素會不會對臺灣問題產(chǎn)生一定影響?比如朝核問題,中國在推動六方會談上起了很大作用,美國會不會考慮這一點?
蘭普頓:我認為大體上是對的。華盛頓私下里是認為中國在這個問題上的幫助很大。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很多事情可能再出問題。迄今為止,我認為中國還是有很大幫助。美國也會對此有所考慮。
伊考諾美:我并不認為朝核問題是一張可以討價還價的牌。美國很欣賞中國在解決朝核問題上如六方會談中做出的努力,中國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美在這個問題上都有各自的利益。但是,朝核問題與臺灣問題是兩個互相獨立的問題,我不認為美國會感興趣用這個問題來和中國作交易。其實在臺灣問題上,美國國會在其中有很大的影響,并不是白宮完全說了算的。這個問題很復(fù)雜。
新聞周刊:雖然美國認為自己客觀公正,但是如果中國大陸認為美國偏袒臺灣,而在朝核問題上態(tài)度有所改變的話,美國是否會感到壓力?
里查德·布什:我不知道大陸會怎樣把臺灣問題與朝核問題聯(lián)系起來。但是我認為如果把這兩件事情聯(lián)系在一起來考慮是個很糟糕的想法,因為這兩件事情毫不相干。而且,中國在朝核問題、臺灣問題上與美國合作也是中國的利益所在。如果中國向美國開這種價的話,美國可能不會有什么好的反應(yīng)。
新聞周刊:那您的意思是如果中國在朝核問題上態(tài)度有變,美國會感到威脅而對中國大陸態(tài)度更加強硬?
里查德·布什:美國只是希望中國把這兩件事情區(qū)分開來。
臺海緊張局勢有解嗎?
新聞周刊:對于臺海目前的緊張局勢,您有何看法?
蘭普頓:各方都應(yīng)該對此負責,我們都試圖避免危機沖突,無論是中國大陸、美國還是臺灣,都應(yīng)該對此負責。只要中國和美國采取的“行為適當(behave appropriately)”,就可以避免沖突。
新聞周刊:您如何定義“行為適當(behave appropriately)”?
蘭普頓:中國不采取武力,美國給予臺灣考慮周全的建議。美國應(yīng)該讓臺灣明白,在戰(zhàn)爭問題上,它并不擁有美國的空白支票。
新聞周刊:對于“公投”,你有何看法?
蘭普頓:對于“公投”,我無法說它正確與否,但是它對美國來說并沒有好處。
里查德·布什:我認為,建立“公投”機制并不必然意味著臺灣就會走向“獨立”。“公投”是合法的、民主的機制。當然“公投”可能會被用來宣布獨立,但是,上周通過的“立法”已經(jīng)說明了“獨立”是不可能的。
新聞周刊:如果臺灣宣布“獨立”,美國會支持臺灣的行動嗎?
里查德·布什:我認為美國可能會保持獨立的政策。但我不認為臺灣會像人們現(xiàn)在所感覺的一樣去宣布“獨立”。
新聞周刊:您的意思是現(xiàn)在臺灣還不敢宣布“獨立”嗎?
里查德·布什:我認為臺灣現(xiàn)在還是足夠謹慎,不會去宣布“獨立”的。臺灣人說他們自己在某種程度上已經(jīng)是“獨立”的,所以沒有必要這樣做。
新聞周刊:您認為臺灣海峽可能會爆發(fā)戰(zhàn)爭嗎?
里查德·布什:我認為戰(zhàn)爭還是不可能的,各方還有足夠的機會來謹慎行事。有時確實很難找到辦法尋求穩(wěn)定,但是我認為還是有可能的。我認為上周臺灣“立法”對“公投”進行了一些限制,就說明了當前的情況還是可駕馭的。
新聞周刊:“臺獨就是戰(zhàn)爭”。萬一臺灣海峽爆發(fā)戰(zhàn)爭,美國會采取怎樣的行動呢?
里查德·布什:很難說,這取決于戰(zhàn)爭是如何爆發(fā)的,以及誰承擔更多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