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寒芳
目前關于美國政府內部人事變動的猜測反映出政治運作的矛盾激化,也反映了觀察家對新保守派一邊倒執(zhí)政的擔憂
To go or not to go(去還是留),對于鮑威爾而言,也許到了該認真考慮這一問題的時候了。
8月3日,美國兩大媒體《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的相關報道首先投石擊水,宣稱美國國務卿鮑威爾連同其親密助手阿米蒂奇(副國務卿)將在2005年早些時候“雙雙下野”。這一言論隨即遭到了布什及白宮發(fā)言人里克甚至鮑威爾本人的堅決否定。
8月10日,大西洋彼岸的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又報道說,布什為確保大選,有意讓國務卿鮑威爾出任國防部部長。
作為美國的六部之首掌門人,鮑威爾的去留無疑牽動著各方的眼球。2004年總統(tǒng)大選波瀾未興,但有關布什班子調整的猜測,已經(jīng)讓鮑威爾的命運變得如同霧里看花,外界更試圖從種種蛛絲馬跡中管窺美國對外政策的走向。
多事之秋的鷹鴿之爭
兩報起初稱鮑威爾自述離任原因是出自對妻子的家庭承諾,但是分析人士并不這么認為。事實上,對于鮑威爾是否在一任任期后掛官而去的說法由來已久,算不得沒有根據(jù)。
“無法大施拳腳的心灰意冷,可能是其有意激流勇退的原因?!北本┐髮W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朱鋒向中國《新聞周刊》說:“早在向伊拉克動武是否要經(jīng)過聯(lián)合國安理會決議的問題上,鮑威爾和新保守派就政見不同。最后布什傾向于鮑威爾意見,但是2003年2月聯(lián)合國未通過動武決議。新保守派認為這是‘鮑威爾主義的姑息忍讓束縛了美國手腳,鮑威爾理所當然難辭其咎?!?/p>
在鮑威爾出任國務卿的這兩年多時間里,適逢多事之秋。9·11打亂了正常外交的途徑。以反恐為旗,新保守主義派利用美國力量改造世界的政策主張大行其道,而鮑威爾主張的現(xiàn)實主義卻因為種種掣肘而陷入困境——伊戰(zhàn)前的穿梭斡旋無功而返,中東和平路線圖的步履艱難,從一定意義上說,是后臺的新保守派的“大棒”讓身處前臺的鮑威爾處境尷尬。
其實,如果把鮑威爾和美國歷史上諸位國務卿做比較的話,出身行伍的他憑借其硬朗的外交作風無論如何也不應被冠以鴿派的稱號。只不過在他身邊一同掌舵美國安全與外交政策的同僚們中,有更為咄咄逼人的新保守主義派代言人——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國家安全顧問賴斯和副國防部長沃爾福維茨等,因此襯托得原本作風硬朗的鮑威爾頗有幾分鴿派色彩。
對鮑氏意圖離職說法的另一種詮釋指向鷹派的排擠?!都~約時報》稱:“新保守派希望把兩人由跛腳鴿變成跛腳鴨。”主流媒體的猜測從側面反映出新保守派的咄咄逼人之態(tài)。在兩報的報道中,鮑威爾的接班人很有可能是國家安全顧問賴斯、副國防部長沃爾福維茨或眾議院共和黨前議長金里奇。作為鷹派的代表人物,這些人是新保守主義者心目中當仁不讓的理想人選。
然而溫和的鴿派也并非不善于主動出擊。就在布什和鮑威爾自己相繼辟謠關于鮑氏不會連任的說法后,新一輪“換將”猜測的主角變成了拉姆斯菲爾德。8月10日,《星期日泰晤士報》披露說,布什有意以鮑威爾執(zhí)五角大樓虎符來吸引中間派和黑人的選票。
到底誰在制造謠言?
“目前關于美國政府內部人事變動的猜測并不完全是媒體的炒作,它反映出政治運作的矛盾激化,也反映了觀察家對新保守派一邊倒執(zhí)政的擔憂——強硬人物陸續(xù)走到前臺,新保守主義實力將更進一步增強?!敝袊嗣翊髮W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教授對中國《新聞周刊》進一步分析說。
如果聚焦于領軍人物,則五角大樓和國務院的鷹鴿對壘集中到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和國務卿鮑威爾的相爭——將相不和歷來是美國政壇的傳統(tǒng)。那么誰更能左右美國外交政策的走向呢?
“目前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相比較,說話更有分量,更能貫徹其意志的應該是國防部。”北大教授朱鋒談道。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現(xiàn)代戰(zhàn)爭研究員P.W.辛格也說:“你可以看到五角大樓的觸角伸得越來越廣——出面警告敘利亞、同朝鮮進行談判。五角大樓已經(jīng)不再滿足于純粹的國防部角色,快要變成另一個國務院了?!?/p>
將相和:贏得大選的平衡抉擇
新保守主義派首先發(fā)難,意圖混淆視聽的做法未能得到布什的認同。針對媒體渲染的鮑氏離任風波,白宮立刻做出了現(xiàn)任政府堅如磐石般團結的姿態(tài)。8月5日晚上,布什總統(tǒng)邀請國務卿鮑威爾和夫人阿爾瑪、副國務卿阿米蒂奇到克勞福德農場做客——大選前的布什班子為爭取連任,勢必拿出同仇敵愾的精神。新保守主義分子的排擠自然也被認為多少是不合時宜的。
“作為布什不可缺少的兩類票,即使在執(zhí)政期觀點稍有偏差,在競選前期,兩派將會默契地達到力量對比的平衡點。”金燦榮分析說。
鮑威爾作為現(xiàn)任布什班子中最具有人氣,民意支持度最高的官員,一旦撒手而去,他的掛官在一段時期內必將給布什政府帶來損失。大選在即,力主國際合作的現(xiàn)實主義信奉者鮑威爾,既是與鷹派抗衡的標志性人物,又是布什班子中的要員。處于風口浪尖的他大可玩轉外交手腕,以溫和派的反戈一擊,奪回外交決策席位;同時確保布什班子的穩(wěn)固,贏得民眾大選支持,這不失為上上策的一石二鳥之舉。
至于大選之后鮑威爾會否讓出國務卿的寶座,金燦榮指出:“國務卿已經(jīng)成為政治生涯的一段資歷,連任不存在吸引力和挑戰(zhàn)性。即使布什挽留,鮑威爾在正常情況下也會功成身退。最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是,大選過后塵埃落定,新一任班子尚未大張旗鼓就位,在這兩個月空隙時間內安排好諸事后抽身而退?!?/p>
這種人員的變動將給美國外交帶來何等變數(shù)?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朱鋒指出:“即使是賴斯和沃爾夫維茨入主國務院,也不能就得出美國外交必然走向強硬的結論。鴿鷹兩派或有齟齬,但是從布什執(zhí)政的以往經(jīng)歷來看,尚不存在因為意見分歧而危及到整體合作的現(xiàn)象。因此人員配置上也不可能出現(xiàn)讓布什左右為難、無從選擇以致于不得不壯士斷腕的局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