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明
勐拉所在的緬甸第四特區(qū)有7.4萬人,13個民族居住在這片只有495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0多年前,這里曾是毒品種植、加工、販運的重點地區(qū),是緬北毒品流向國際市場的一個重要通道。
1989年6月30日,緬政府批準成立撣邦東部第四特區(qū),下轄勐拉、南板、薩洛3個行政區(qū),當時,第四特區(qū)還種植有鴉片2.2萬多畝,有3個海洛因加工廠和一個黃砒加工廠。
1991年,特區(qū)開始實施禁毒計劃。這時的勐拉還是一個不通電只有茅草房的小山村。
隨后勐拉依托中國云南西雙版納的旅游業(yè),重點發(fā)展“特色旅游”,走上了另一條“獨具特色的”的發(fā)展道路。
1997年4月,經檢查,緬甸中央政府向世界宣布:撣邦東部勐拉地區(qū)已完全清除了毒品。觀察這一地區(qū)的人士注意到,勐拉清除毒品之日,也即是它的博彩業(yè)崛起之時。
1998年8月26日,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qū)政法部頒布《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qū)博彩業(yè)試行管理辦法》,批準經營的博彩項目有:大(小)百家樂、牌九、麻將、大小、二十一點、梭哈、馬格羅、電子游戲博彩等。
有了“寬松”的法律保障,勐拉成了一個投資熱點。“近10年來,勐拉吸引了二三十億的投資。”西雙版納州政府經研中心主任熊國璋說。而投資的主要方向,就是博彩業(yè)。
短短10年時間,撣邦高原層層群山簇擁著的小山村勐拉成長為一座“夢幻般”的、以博彩業(yè)為經濟支柱的“國際性”城市,淘金者、投資者蜂擁而至,成了這個城市最常見的居民。
在距離中國邊境僅2公里的勐拉博彩經濟迅速膨脹之際,禁賭跟禁毒一樣成為中國邊境省區(qū)的嚴峻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