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戰(zhàn)警2》一部關于身份歧視的電影
《X戰(zhàn)警2》上映三天就有8590萬美元的票房收入,作為一部好萊塢的商業(yè)電影,這樣的成績我們見怪不怪。
商業(yè)電影以情節(jié)和視覺效果取勝,所以通常不會在深刻挖掘主題上下多少工夫,雖然很多商業(yè)電影的主題其實很有價值?!禭戰(zhàn)警》也是如此,它有著可供挖掘的主題,但卻只給其主題的發(fā)揮留下少得可憐的空間。
《X戰(zhàn)警》是關于一群變種人的故事。所謂變種人,就是由于基因突變而身懷特異功能的人,他們是人類通過自然繁殖方式產(chǎn)生的后代,但卻因天生的特質而被社會,甚至家人視為異類。偏見和歧視帶來的后果,自然是激烈的沖突,《X戰(zhàn)警2》情節(jié)的主線就是人類社會向變種人發(fā)動的戰(zhàn)爭。
無論從倫理、法律,還是生物學的角度上看,變種人也是人,所以《X戰(zhàn)警2》中的戰(zhàn)爭也是人類之間的戰(zhàn)爭。不過相信很多人不同意這樣的觀點,他們寧愿把變種人看成是一群怪物?!禭戰(zhàn)警2》的主題影射出一個重要事實,由于某些根深蒂固的成見,人類社會經(jīng)常發(fā)生歧視他人,甚至必欲除之而后快的現(xiàn)象。
我們的歧視可以出于宗教、民族和種族的原因,也可以是因為別人的性取向或某種疾病。德國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催生了“種族滅絕”一詞,人類似乎并沒有從《辛德勒的名單》和《鋼琴師》描述的悲劇中吸取多少教訓。在二戰(zhàn)結束十年后,我們依然在盧旺達、印尼、波黑、科索沃看到類似的悲劇發(fā)生。種族滅絕的原則是,重要的不在于你做了什么,而在于你的身份。
人在社會中有很多種身份,一個人可能是白種人,一位受人尊敬的律師,同時他也可能是一個同性戀,一個艾滋病患者。在我們多種多樣的身份中只要有一樣出了問題,我們都有可能遭受到某種集體性的社會歧視。我想現(xiàn)在深受SARS之困的中國人對此應該很有體會。中國人一向不太會進行自我反思,現(xiàn)在很多人抱怨其它國家歧視我們??墒怯卸嗌偃讼脒^我們自己怎么對待那些來自SARS疫區(qū)的人?艾滋病人在中國社會的合法權利受到真正的尊重了嗎?我們對同性戀是怎么看的?為什么我們總是拿河南人說事兒?為什么戶口對我們那么重要?
對于身份的偏見使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不安全中,因為我們的身份可能隨時發(fā)生變化。昨天你也許還只是一個普通的北京人,今天就變成一個來自疫區(qū)的人。當我們因為身份而歧視他人的時候,想到過自己也會陷入同樣的境遇嗎?
最后我們還應當好好思考一下,我們將為偏見和歧視付出什么樣的代價。去年天津有艾滋病人用針管扎人報復社會的傳言,雖然沒有得到官方證實,但這仍然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在《X戰(zhàn)警》中,偏見和歧視就衍生出“萬磁王”那樣的魔頭,希望這樣事情不要在我們的生活中真的發(fā)生。
文/趙珂
★《千鈞一發(fā)》
這部科幻片反映了人們對基因技術的發(fā)展在未來可能造成基因歧視的憂慮。導演跳出科幻片一味注重場面的套路,更注重通過影片在深層次上檢視生命的意義。該片曾獲1997年奧斯卡獎最佳藝術指導獎項提名。
★《費城故事》
好萊塢主流電影中第一部正視艾滋病和同性戀問題的作品。故事和氣氛都相當感人,影片中詠嘆調那場戲所掀起的情感高潮最是令人難忘。湯姆·漢克斯和丹澤爾·華盛頓的表演都很有說服力,漢克斯憑借在此片中的出色表現(xiàn)首度加冕奧斯卡影帝。
★《美國舞男》
喜歡理查·基爾的人應該都忘不了這部他主演的成名作,因舞男身份而難以擺脫殺人嫌疑,影片中理查·基爾脫掉外衣對著鏡子顧盼自憐的那一幕被評為電影史上最優(yōu)美的性感畫面之一。影片的主題歌“Call me”也是經(jīng)典的電影插曲。
★《男孩不哭》
這是一部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影片通過一個想做男人的女孩慘遭強奸和殺害的經(jīng)歷,犀利地呈現(xiàn)存在于社會的對于女性、同性戀、性別認同等問題的偏見。希拉里·斯萬克的表演充滿層次,深入神髓,因此贏得奧斯卡最佳女演員殊榮。
★《遠離天堂》
影片觸及了上世紀50年代美國女性的地位和處境問題,同時交織著種族歧視這個嚴重的社會矛盾。性壓迫和種族歧視在這部懷舊片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現(xiàn)。朱麗安·摩爾在此片中細膩的表演使她曾很有希望問鼎今年奧斯卡,可惜最后還是輸給基德曼。
★《東宮西宮》
這部電影拍攝的時候,同性戀在中國還是一個絕對禁忌的話題。編劇王小波和導演張元算得上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主演胡軍后來還出演了《藍宇》。不過有人評價他的表演就像一直在對觀眾說:我不是同性戀。這反映了演這種角色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