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西部烏蒙山區(qū),貧瘠的土地上生活著一群視文學為生命的人。他們創(chuàng)作,不是用筆墨,更不是用身體,他們是用心,用血,甚至是用骨髓。讀他們的作品,也會揪心,滴血,痛入骨髓。
孫世祥,云南巧家人,農(nóng)家子弟。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創(chuàng)作詩歌散文小說及其他著作三百余萬字,卻從沒向外投稿,終其一生,沒有一字在外發(fā)表。2001年10月在昆明病逝,年僅30歲。
夏吟,女,四川大學哲學系畢業(yè),現(xiàn)在昭通地區(qū)財校任教。發(fā)表詩作百余首。其弟苦愛繪畫,正才華初現(xiàn),卻不幸少年早逝。這兩首詩,是夏吟為祭奠其弟逝世五周年而作。
——編者注
給滇東北
孫世祥
小時候我就體驗你蕎麥花的氣息
直到十九歲的時候我離開故鄉(xiāng)發(fā)拉
滇東北自從你的一系列大河金沙江牛欄江流過這里之后
這里便生長巖石生長峽谷生長一個貧瘠的民族
生長一位因為痛苦而站立的農(nóng)民詩人
從小時候我就跟你紅色的江水一齊成長
我在那里種地牧羊守候小小的世界
我在那里集馴鷹群俯拾星星
我靠沉默的語言進行生活進行收割
十九歲時我從滇東北的群山走出來從巧家的群山走出來
我?guī)еr(nóng)民的談吐農(nóng)民的憤怒農(nóng)民慣常的腳步
我以農(nóng)民的觀點對世界進行張望
以孤獨的腳印測量你的珍藏
以厚繭撫摸你的生活
以祖先的信條揣度你呼吸的次數(shù)
以傷痛的心靈接受外部世界給我的任一種處方
探索你所曾經(jīng)過的地方
哦滇東北那是一痕孤零的線索
一條鷹的道路穿過峽谷
一群綿羊的蹄印包含在裸露的羊腸小道
一匹馱馬的血液浸入到古代的砂層
站在高原的頂部我聽到你痛苦的聲音從四周囂響
我以流血的額頭承受陽光我換一口氣耕作換一種形式生活
在你海拔兩千六百米的地方我以木犁刺破土地把生命種下去
然后在地角耐心地等待東風吹刮天空的消息
等待那些漂渡兇殘峽谷的木筏
而那里鮮血與尸骨被擱置在靈魂無法到達的地方
那些悲壯的音樂每夜在黃昏抓撓天空的大樹
看一眼父輩的艱難我從那里逃走從那個叫發(fā)拉的小村逃走
從山上走到山下我探求你生命的最真實最本質(zhì)
噢滇東北我看到你的人民流盡了勤勞的鮮血
卻始終無法在貧瘠的土地栽種幻想的大樹
發(fā)拉
孫世祥
那時我看見你的山
殘冬的草根吐露微嫩的車前
一匹馬奔跑在迷茫散漫的雪岸
兩行鷹影落于孑然的山巒
那時我看見你的風
拇指大的砂粒挾帶灰黃
下山的急流卷掠荒火
遠行的男人背了背籮趕回村莊
那時我看見你的雪
幼弱的小孩牧羊遠離茅屋
他落寞的目光關切的也只是
對面坡上一年一度的積雪
那時我看見你的水
干涸的沙灘空余婦人搗衣的木棰
黃昏時分沒有活物自上走過
沉重的冬云徐徐下墮
愛過恨過之后離開你
在以后的人生時時將此憶及
滇北海拔兩千六百多米的孤寂之村
幾多飄搖的時光
十二月地里蔓菁拔盡
三兩株白楊獨吊斜影
老鴰歸飛的凄厲
暗示你未來抱雪守缺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