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根生
2002年8月,江蘇省如皋市隆重舉辦了中國長壽文化節(jié)。如皋全市人口145萬,百歲老人達172位,90歲以上老人4000多位,不僅榮列全國六大長壽鄉(xiāng)之首(其他為廣西巴馬縣,湖北鐘祥市,四川樂山市,新疆克依地區(qū),遼寧遼陽興隆村),而且遠遠超過聯合國確定的長壽地區(qū)百歲老人所占的人口比例。
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長壽現象是個系統(tǒng)工程,民以食為天,飲食文化首先功不可沒。那么,是什么樣的飲食習慣支撐著如皋人生命遠航的呢?
筆者提出四個字,試為如皋人的長壽現象解密:
淡如皋人的飲食習慣是粗茶淡飯,以素為主,拒絕大魚大肉、暴飲暴食。青菜、蘿卜、豆腐是如皋人的當家菜、家常菜。調查如皋100位百歲壽星,他們愛吃的蔬菜依次是青菜、韭菜、菠菜。
這“淡”還體現在飲食方式上是“一干二稀”,早晚兩頓吃稀飯,如皋百歲老人中74%常年是一干二稀。醫(yī)圣張仲景在名著《傷寒論》中稱贊稀粥“補不戀邪,攻不傷正,不礙胃氣,有疾助療,無病養(yǎng)生”。長壽詩人陸游也寫詩道:“世上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學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p>
關于飲食,古人即主張:“甘而不濃,酸而不酷,咸而不減,辛而不烈?!爆F在醫(yī)學更明確指出:酸辛太過,會誘發(fā)或加重潰瘍病;食用糖過多,容易引發(fā)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病、近視、齲齒等;食用鹽過多,是引起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病的重要原因。如皋俗諺道:“魚上火,肉生痰,豆腐青菜保平安?!薄扒锍蕴}卜夏吃姜,不勞醫(yī)生開藥方。”清淡的食物,一般都利于消化吸收,而且可以防止多種疾病。最近,有專家測定,如皋白蘿卜汁中含有人體必需的鐵、鋅、銅、錳等多種微量元素,對人體的營養(yǎng)保健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又因為白蘿卜中含有多種酶,能消除有致癌作用的亞硝胺,能提高巨噬細胞殺滅癌細胞的能力,所以生食、熟食白蘿卜對癌癥的預防和治療都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雜吃得雜,攝入營養(yǎng)就比較全面、均衡,能滿足身體的需要。如皋百歲壽星中93%以上既吃大米、面粉等細糧,又食玉米、大麥、元麥等粗糧,他們吃的稀粥主要由粳米、玉米面、大麥面熬制而成。
如皋人的主食,建國前絕大多數人是玉米、大麥、元麥、山芋、南瓜,偶爾吃一頓大米飯、白面饅頭就算是改善生活打牙祭了。建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大米、面粉并駕齊驅。但很多人家還是三天兩頭就吃點雜糧,特別是油膩之后更是迫不及待地來一頓糝粥。至于花生、蠶豆之類炒貨,人們口袋里往往不缺,隨時取食。
現代醫(yī)學證明,人體必須的營養(yǎng)物質有50種左右,可概括為七大營養(yǎng)素,即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和水,健康的人要全面攝取這些營養(yǎng)物,而不宜偏于某一種。世界五大長壽村之一的日本相原村居民,即以麥子為主的谷類、豆類、蔬菜、蕨類為主食,他們不偏食,不挑食。他們和我們如皋百歲老人是殊途同歸的。
鮮如皋地區(qū)田疇平曠,河港交錯,是一座新鮮食品的天然倉庫,這使如皋人吃東西有條件講究個“出水鮮”。肉要當天宰的,蝦要當天撈的,魚要現剖的,文蛤要現劈的,蔬菜要早上拔的,毛豆要早上剝的,豇豆要早上摘的,芋頭要當場刮的,豆腐、茶干絕對要當天做的!
不用說,新鮮食物原汁原味,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破壞最少,還能讓人領略一種獨特的風味,所以,吃鮮既是講究營養(yǎng)滋補,又是一種飲食審美享受。大麥上場就做“焦屑”,如皋俗諺說:“六月六,吃碗焦屑長塊肉”;元麥剛熟就做“冷蒸”;蕎麥是兩“熟”之間搶的一“熟”,一收上來,蕎麥屑餅,蕎麥糊粉、蕎麥疙瘩、蕎面攤餅……全面開花吃個鮮。玉米長胡子了,雅稱“珍珠米”的甜香便飄逸在街頭巷尾。玉米營養(yǎng)豐富,含蛋白質、淀粉、葡萄糖、煙酸、泛酸、胡蘿卜素、維生素B族、維生素E和鈣、鎂、鋅、鐵、硒等多種微量元素。我國長壽之鄉(xiāng)——廣西巴馬縣、世界長壽之鄉(xiāng)——秘魯山區(qū)和格魯吉亞塔什米村的人們和如皋人一樣,都把玉米作為日常主要食品。
世界五大長壽村之一的南斯拉夫班奇奇村,居民每天都喝新鮮的牛奶,飲用水都是雨水,雨水純凈、甘甜。這和如皋人愛吃天水茶的傳統(tǒng)習慣不謀而合。清代書畫大家鄭板橋曾有一副對聯贈如皋人,曰:“青菜白鹽(米見)子飯,瓦壺天水菊花茶?!鄙鷦拥馗爬巳绺奕水斈甑暮啒闵睢V两?,如皋有些百歲老人家里還用大缸積貯雨水,夏天家前屋后種些藿香、薄荷、佩蘭、茶菊之類隨時摘來泡天水茶喝,那份清香裊裊,那份醒腦明目的愜意,絕對是一種不可多得的享受!
野俗諺說:如皋人,生得怪,有菜不吃吃野菜。說怪也不怪,大自然為如皋人采吃野菜回歸自然提供了優(yōu)越的條件。如皋濱江臨海,四季分明,氣候濕潤,日照充足,無霜期長,適宜野菜蓬勃生長。如皋人飯桌上一年四季都有新鮮碧綠的野菜佐餐,實在是口福不淺!記得一位名人曾寫過一本《野菜譜》,上面記述的數十種野菜我們如皋人盤碟里都有它們的蹤影。如皋人吃野菜全是作為副食品,為了調節(jié)口味。春天的香椿頭、枸杞頭、榆樹頭,夏天的蘆筍、小蒜,秋天、冬天采之不盡、食之不竭的胡蘿卜纓、薺菜、芫荽,特別是受如皋人普遍歡迎的黃花(苜蓿),炒則碧綠碧綠,腌則金黃金黃,吃起來賞心悅目。黃花富含氨基酸,所以吃起來鮮而且香。它含蛋白質5.9%,碳水化合物9.2%,每500克可提供熱量840千卡。怪不得長壽詩人陸游有詩稱:“苜蓿何不日滿盤!”
不用說,野生的、天然的綠色食品,污染少,吃起來鮮美可口。如皋人喜歡吃一種食品,方言叫“圈子”,一種黑褐色的“土蘑菇”,一叢叢地生長在老樹根、草叢里,物以稀為貴,在市場上就是比培植的雪白的蘑菇更搶手?!叭ψ印背词?、煲湯,因為富含氨基酸等營養(yǎng)物質,所以鮮美無比。然而,人們青睞野生的食物,似乎又不止于此。吃野生的食物所激發(fā)起來的野味、野趣,這是吃其他食品難以產生的那份心曠神怡的感覺,那份獨特的心情,那份悠然陶然的境界,一句話,那份回歸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諧,已經讓你進入一種飲食文化的美學享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