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演習既能訓練部隊,又能顯示軍威。我國最早的軍事演習記戴于《尚書·大禹謨》之中。舜在位時,南方部族有苗氏不服從管理,舜命禹率軍隊討伐,有苗氏頑強抵抗,軍隊受到很大損失。部將益向禹建議說:現(xiàn)在戰(zhàn)斗不利,是士兵驕傲輕敵的結果,不如停戰(zhàn),回去整頓軍隊。禹聽從建議,結束了沒有希望的戰(zhàn)爭。
回來之后,舜和禹商量了對有苗氏的兩大決策:一是“施文德”,即派遣使者告誡有苗氏,希望他們服從;二是“振旅”,組織軍隊進行嚴格訓練。
有苗氏接到告誡后,派遣間諜潛入朝廷打聽消息,看到的結果是:禹每天命令士兵們帶著盾牌、弓、箭、斧等武器,進行大規(guī)模的軍事演習。有苗氏接到報告后,認為長此以往,自己就會遭到一支強大軍隊的進攻而被消滅。這樣,有苗氏在舜禹大規(guī)模軍事演習的武力威脅之下屈服了。
這就是我國歷史上最早記載的一次“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的軍事演習。(馬永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