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傳化
發(fā)熱是小兒最常見的癥狀,也是家長帶孩子到醫(yī)院看病的最常見原因。孩子生病發(fā)熱后家長總希望給孩子打一針熱退病除。但是常常事與愿違,許多孩子用了退熱藥熱退復又升,反復跑幾家醫(yī)院、試過幾種退熱藥仍無效果。什么原因呢?現(xiàn)與家長們談一下給孩子使用退熱藥的問題。
一、退熱藥為什么能退熱?
發(fā)熱是人腦指揮的結果,在人的大腦下方有個叫“丘腦”的結構,里面有一個具有決定人體溫作用的“定點中樞”,它把正常人的體溫(口溫)定在攝氏36.5-37.5度之間。當人體因生病有了引起發(fā)熱的物質刺激了這個點,它就會發(fā)出命令:抬高體溫點、體溫上升、代謝活動加快、人體呈“戰(zhàn)爭”狀態(tài),以盡快清除病因,這時人體就發(fā)熱。其實發(fā)熱是人體的一個自我保護機制,對除去疾病恢復健康有促進作用。但是過高熱度對人體有很多不利,例如代謝性酸中毒、加重心肺負擔、加重原來疾病,小兒會發(fā)生高熱驚厥、家長們會恐慌……等。所以小兒發(fā)熱時醫(yī)生常常給予退熱治療。藥物退熱的原理就是藥物把定點中樞的命令修改一下,指令人體體溫回復到正常的攝氏36.5-37.5度之間。
二、目前小兒常用哪幾種退熱藥?
隨著科學事業(yè)的進步,人類不斷開發(fā)出對人體副反應小、作用強的退熱藥,老的退熱藥因副反應太大逐漸被淘汰,并且一些退熱藥限制兒童應用。不論是醫(yī)生還是小兒家長,不能看病單靠老經(jīng)驗,小兒退熱藥的知識也要不斷更新。
小兒常用退熱藥有以下幾種:
1.阿司匹林。該藥是老的退熱藥,還有抗凝防血栓形成作用,深受老年人喜愛。但是對小兒可以引起一種叫“瑞氏綜合征”的病,小兒如果發(fā)生了這個病,大腦和內臟迅速產生病變,極少能存活下來。所以12歲以下的孩子不宜用。近10年“小兒退熱片”(阿司匹林制劑,每片0.1克)不生產了就是這個道理。請注意不要與“兒童退熱片”混為一談。
2.氨基比林也是退熱作用快的一種老藥,它會引起威脅小兒生命的再生障礙性貧血、過敏性休克等。兒科界不主張用它退熱了。
3.消炎痛、抗風濕靈、炎痛喜康等這類藥品對小兒消化道反應作用強烈,也會引起粒細胞減少、過敏反應等,只限于用在小兒患惡性腫瘤發(fā)熱的退熱。
4.安乃近。該藥退熱作用快,還可以肌肉注射給藥;但是引起白細胞減少的副反應比氯霉素強100倍以上。在國外已經(jīng)不用這種藥退熱了。但是各國情況不同,這種藥在國內還普遍應用。小兒主要因為高熱時要快速退熱而肌肉注射這種藥。
5.布洛芬。這種藥不但可以退熱,并且對關節(jié)痛、牙痛、頭痛、全身痛止痛效果好,副作用相對小。目前“臣功再欣”就是這種藥為主的干糖漿。小兒可以根據(jù)情況選用。
6.撲熱息痛(對乙酰氨基酚)是目前最常用的小兒退熱藥。它的副反應最小,目前國內各藥廠都以它作為主藥生產各種小兒退熱藥,例如:兒童退熱片、小兒速效感冒干糖漿、泰諾和泰諾林系列、百服寧等。缺點是目前沒有注射用的針劑。
以上介紹小兒常用6種退熱藥,筆者建議以撲熱息痛類為首選,如果孩子對撲熱息痛過敏或者孩子有頭痛、身痛、全身痛可選用布洛芬。在國外例如美國目前小兒退熱藥只準這兩種藥的出售。如果你的孩子需要立即退熱最好聽從醫(yī)生安排給孩子肌肉注射安乃近。
三、如何給孩子使用退熱藥?
不同年齡的孩子對退熱藥使用的依從性不同,應該采取不同的方法和途徑用藥:
1.新生兒滴鼻新生兒發(fā)熱時可以用安乃近滴鼻孔方法退熱。用1次性針筒吸取安乃近針劑給新生兒的兩邊鼻孔各1滴,通過鼻粘膜吸收比口服退熱還快。
2.口服是最常用方法小兒發(fā)熱口服(吃藥)是最常用的方法,安全性大,不要醫(yī)生幫助,方便家中應用;小兒退熱藥還常制成糖漿、干糖漿味甜,小兒樂于接受,應該鼓勵孩子吃藥。
3.肌肉注射盡量少對懼怕吃藥的孩子又有高熱驚厥病史、已經(jīng)發(fā)高熱了怕驚厥再發(fā)生急需退熱時,應該盡快肌肉注射安乃近。但是應盡量少用該方法,因為孩子臀部肌肉若經(jīng)常打針會產生肌肉結塊、肌攣縮,影響孩子走路,更影響以后體育發(fā)展。
4.灌腸目前國內仍生產安乃近灌腸劑,每粒0.2克,對于怕吃藥、怕打針,又急需退熱的孩子可以每10公斤體重給1粒塞入肛門,退熱速度比口服退熱藥還快。注意不可長期反復應用,以免引起致命的再生障礙性貧血。
四、選用退熱藥應注意哪些問題?
1.給藥量要足要讓藥物起作用,一定要藥量足夠,血中達到有效濃度才能把定點中樞的“點”修正到正?!包c”上。撲熱息痛一定要給孩子的量達到每次每公斤體重10-15毫克才能退熱,小于10毫克不退熱。不能單看藥盒上按年齡折算,因為同年齡體重有高有低、有胖有瘦,不同的體重服相同量的藥怎么合理呢?服藥前稱一下你孩子的體重,按體重給藥才是最合理的。當然按醫(yī)生處方指定服退熱藥是合理、科學的。
2.認真治療原發(fā)病發(fā)熱是各種病的一個癥狀,例如小兒肺炎、敗血癥、風濕病、腫瘤……都會發(fā)熱。要達到退熱目的,一定要積極認真治療原發(fā)病。有個別家長要求醫(yī)生只要給孩子退掉熱就行了,原發(fā)病不好,熱退會復升的;原發(fā)病好了熱也會退掉。
3. 退熱藥最好連服3天以上發(fā)熱是人的體溫定點中樞功能紊亂了,退熱藥是糾正它的紊亂而恢復正常體溫。一般退熱藥作用時間4-6小時,當藥物作用消除后原發(fā)病未好,體溫會復升;有時疾病好轉,這個“點”的功能還不穩(wěn)定,新的觀點認為連續(xù)3天退熱藥才能使這個“點”的功能穩(wěn)定下來,所以醫(yī)生常囑小兒家長給發(fā)熱的孩子熱退后再服3天退熱藥。
4.不盲目亂用退熱藥孩子發(fā)熱是生病的其中一個癥狀,應該馬上找兒科大夫診斷一下患了什么病,治病治熱同時進行。如果病不清楚單強調退熱,靠藥物維持不發(fā)熱,可能漏了原發(fā)病的治療而延誤時機,使輕病成為重病甚至釀成終生遺憾。所以除了小兒高熱應該立即退熱治療外,中度以下的發(fā)熱(39度以下)應先明確診斷再給退熱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