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寧
現(xiàn)在人們都知道,食鹽過量會引起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腎臟病以及造成體內電解質不平衡等諸多危害。但奇怪的是,不少高血壓患者減少了食鹽和醬油的用量后,血壓仍降不下來,問題在哪里呢?原來大多數(shù)人沒有警惕“幕后”的食鹽,在不知不覺中攝取了過量的鈉。那么哪些食物中含有躲在“幕后”的食鹽呢?專家告訴我們,以下食物應該引起人們的注意。
經(jīng)過加工或腌制的食品,鹽分一般都在8%以上。
某些甜味食品因為含糖量偏高,致使烹調時鹽與醬油的用量又相對增加。
一些佐餐用的調料所含的鹽分易被忽視,如水餃的餃餡本身已有了調味料,若吃的時候再蘸太多的醬油、醋或腐乳汁等,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食用過量的鹽。
煮湯經(jīng)常要放鹽。湯的鹽分雖低,但若喝了許多的湯,特別是婦女坐月子時為了下奶喝了許多的湯,那么累積的鹽分也就不會少。
動物內臟,如肝、腎、心和肺;海鮮,如蛤、牡蠣、蝦和蟹等,不僅膽固醇含量高,含鈉量也都比較高。
食鹽中主要影響健康的是鈉,鈉除了是食鹽的主要成分外,在一些不成的食品或調味品中含量也很高。如味精含谷氨酸鈉,小蘇打為碳酸氫鈉,而在奶油、面條、面包等食品的加工過程中,均添加了相當量的味精和小蘇打,人們吃起來雖然不感到成,但其所含的鈉量不可忽視。
需要采用低鈉飲食的人,由于市售的低鹽醬油、淡食醬油是以鉀來代替鈉的,所以慢性腎衰竭、尿毒癥及心律不齊、心臟衰竭等病人應慎用。若想解決食物淡而無味的問題,不妨在烹飪時用白糖、白醋或加蔥、姜、蒜、五香、內桂、花椒、香菜和檸檬等來增加食物的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