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曉唐馬建秋
賈樸先生生于1923年。13歲時,師從郝為真宗師及永年縣原國術館館長韓文明(字欽賢)老先生修習武派太極拳(當時稱“郝架”)。6年后,深得拳技要領,遂得授刀、劍、槍、桿、七節(jié)鞭等技藝。為了進一步提高技藝,后來,韓師爺親領賈樸又登門拜在韓師之師兄張振宇先生門下,繼續(xù)深造。
1939年6月,賈老師又得到李亦登氨舶弟李啟軒之孫李福蔭老師的提攜,得授《李式太極拳譜》一部,此譜使賈老師受益匪淺。此后,他又將姚繼祖給韓師爺抄的拳譜與《李式太極拳譜》合并一起,工筆抄出,取名《永年李氏家藏太極拳秘譜全集》。當時賈老師年僅16歲。賈老師對這套拳譜視為性命,妥予保存,悉心研究,迄今已60余年。在永年遭受戰(zhàn)亂和“文革”的十年浩劫后,太極拳文獻史料毀壞殆盡,被賈老師珍藏而得以保全的《永年李氏家藏太極拳秘譜全集》就顯得尤為珍貴了。
1945年,邯鄲解放后,老干部程子英同志看到賈老師珍藏的《拳譜》后,非常欣賞和重視,便把賈樸介紹到自己公司工作,想利用閑暇同賈樸研習太極拳。只是由于當時處在解放戰(zhàn)爭初期,工作繁忙,未能如愿。
1958年,賈老師到天津工作。工作之余,曾在河西區(qū)尖山、紅橋區(qū)北萊園等地教授武式太極拳。賈老師崇尚武德,嚴于律己,授徒時要求弟子與人推手不可爭強好勝,要寬以待人。賈樸老師除在太極拳法和理論方面有很深的造詣,還精通書法和中醫(yī)。他認為,書法和中醫(yī)與太極拳有異曲同工之妙,其理相通。在書法方面,他擅長楷書、篆書,曾在河北省老干部書法展中獲獎。賈老師酷愛中醫(yī)學,多年來,他通過大量的實踐與研究編著了《傷寒論發(fā)微補新錄》、《金匱要略補新錄》兩書。賈老師擬在拳理、醫(yī)理、生理方面探討祛病健身之法。
賈老師離休后不甘于寂寞,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授徒和對武派太極拳祖師武禹襄的歷史研究上,曾撰文多篇發(fā)表于武術雜志上。1998年,中國永年國際太極拳聯誼會授于他“太極大師”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