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少榕)
軟件業(yè)巨無霸微軟一直生活在公眾的目光下,今年尤其如此,從年初的蓋茨辭職到庭內庭外與政府周旋,從4月份被判壟斷到6月份被裁分家,微軟總是能引起美國社會對它的強烈關注。特別在6月7日懲罰方案正式出臺后,美國媒體熱鬧極了。贊揚聲有之,譴責聲有之,但是有兩個重要人物卻對此不愿置評。
這兩個人就是民主黨和共和黨的總統(tǒng)候選人戈爾和小布什。兩人都只是通過自己的發(fā)言人說了幾句不關痛癢的話,跟他們在表態(tài)對華貿易問題上旗幟鮮明的態(tài)度完全相反。戈爾的發(fā)言人說現(xiàn)在案件還在進行,還沒到評論的時候;小布什的發(fā)言人說小布什只是一個共和黨候選人,不適合討論一件還沒結束的案件的細節(jié)。為什么戈爾、小布什都持保留意見,不愿多說話呢?
高科技公司是大財神
近10年來,拜迅猛發(fā)展的高科技業(yè)所賜,美國經濟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長經濟增長期,高科技公司搖身一變成了財大氣粗的財神爺。有錢就想有勢,這些公司財源廣進后自然要找政治靠山。所以這些年來,高科技界在白宮和國會上的活動多了,說話聲也大了。而微軟憑著自己在高科技界的大哥大地位,在美國呼風喚雨,長期以來執(zhí)高科技牛耳,扮演著掌門人的角色。這十幾年來參與美國各種政治競選的政客們或多或少都受過微軟的惠澤。
根據(jù)美國的一份統(tǒng)計,微軟包括個人和與它有關系的團體,從1993年到1998年,捐給各黨派和候選人大約180萬美元。據(jù)初步統(tǒng)計,在今年的這個競選季節(jié)中,微軟已經捐了220萬美元。"吃人家嘴軟,拿人家手短",這也許就是戈爾、小布什和很多議員們不愿就微軟案發(fā)表個人看法的原因之一。況且戈爾、小布什目前還處在籌款的關鍵時刻,他們還得多多仰仗高科技界的支持。
新政府可能帶來轉機
11月份美國大選后,新政府上臺肯定重新組閣,眼下那些與微軟糾纏不清的案中人可能都會被新人所代替。所以很多觀察家預言,雖然微軟案對總統(tǒng)競選的影響力有限,但新政府影響微軟案的機會卻相對較大。他們認為微軟與其花費幾年時間上訴,不如試圖拖延時間與新政府達成庭外和解,因為后者也許更容易。
從眼下的情況看,不管戈爾還是小布什上臺對微軟都不是壞消息。戈爾現(xiàn)在雖然沒說反對克林頓政府的話,那并不等于他支持分拆微軟。他一直自詡自己是高科技陣營的人,把高科技創(chuàng)新當作他競選的一部分。就在微軟被判分家的前幾日,他還剛剛提出一個要讓更多聯(lián)邦服務機構上網的計劃。戈爾本人也一直與蓋茨有相當密切的私交關系,他幾乎每次到華盛頓州都要造訪微軟總部。
小布什曾經暗示過新政府可能不會像克林頓政府那樣苦苦糾纏此案。觀察家認為,一旦小布什當選,案件可能會朝著良好的方向發(fā)展并在新政府上臺的短時間內結束,微軟到時說不定可逃過分割厄運,并能盡快回到正常的商業(yè)軌道。根據(jù)熟悉蓋茨的國會議員透露,蓋茨現(xiàn)在正有此想法。而且微軟曾經請到小布什的競選顧問為他們在華盛頓游說。戈爾、小布什目前保持沉默也許就是為將來留后路,為可能達成的和解留下解釋空間,以免到時因為前后言行不一致給人留下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