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霞飛
“健康是金”,這雖然是一句廣告語,但非常形象地說明了健康的身體是人們從事一切事業(yè)的基礎。那么,健康從何而來?先天的遺傳因素起了一定作用,但更重要的是靠后天的日積月累。
凡是健康、長壽的老人,他們都有一套符合健康要求的生活方式。記得筆者曾與一位被評為健康老人的陳老先生作過交談,他的經驗是:遇事不煩,起居規(guī)律,飲食有節(jié),煙酒不嗜。這位老人在96歲高齡時還能獨自乘車外出,有一次還獨自步行兩站路去探望一位81歲的老人,并親授一套簡單的健身方法。我們也曾對上海的部分百歲老人作過調查,盡管這些老人的生活條件、個人經歷都極不相同,但其共同的特點是:心態(tài)平靜,生活規(guī)律,食物多樣。
一個人在健康的時候,往往認識不到健康的重要性。如有的人仗著自己年輕體壯,不注意勞逸結合,工作起來廢寢忘食,晝夜兼程;吃飯飽一頓餓一餐,毫無規(guī)律;經常缺乏戶外活動,為此得不到充足的陽光。久而久之,再強壯的身體也會抵擋不住,不知不覺中抵抗力就下降了,導致青壯年的年齡,亞健康的身體。更有一些經濟上富裕的“大款”,三天兩頭泡在宴席上,雖是滿桌山珍海味,但如果長此以往,也會吃出疾病,影響健康。曾有一份對某地近百位企業(yè)家的營養(yǎng)調查,這些平均年齡不到50歲的青壯年人,非但患高脂血癥、糖尿病等的比例較高,而且還有部分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貧血。究其原因,是因為營養(yǎng)攝入很不平衡,生活又無規(guī)律,導致了健康水平的下降。更有少數(shù)人無節(jié)制地“輕松”,娛樂活動通宵達旦,酗酒抽煙毫無節(jié)制,這些可能被有的人認為是“享受”,實際上是用自己的健康作代價。也許,有的人會抱著僥幸的心理,想到時候再集中一段時間補充健康。遺憾的是,健康無法從一朝一夕的拼搏中得來,而是長期日積月累的結果。我們常常聽到有病的人說“我太羨慕身體好的人”、“我真后悔當初太不注意身體了”、“我太貪吃了”……這些呼聲告訴我們,人們往往在欠健康或失去健康的時候才體會到健康的重要性。這也在提醒我們還算健康的每一個人,從現(xiàn)在起,應該為自己積累健康,為家庭積累健康,為事業(yè)積累健康,為國家積累健康。對一個人來說,保持健康比積累金錢更重要。
所以,我們提倡起居有序、營養(yǎng)合理、適當運動、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應該長年累月持之以恒。如果你是一個工作狂,請記住,一味廢寢忘食,不僅會降低工作效率,而且會使你的體質變差,最終無法勝任工作。因此,你應及時糾正“透支”健康的行為。每天應保證8小時的睡眠,當然時間的安排可根據(jù)工作的性質來決定;一日三餐不僅應定時定量,而且要增加高蛋白的攝入,也可適當補充一些維生素類的營養(yǎng)劑,以應付高強度的工作。如果你是一個每日泡宴席的“大款”,請記住,每日僅此一餐,其余兩餐以清淡為原則;在宴席上,不要狼吞虎咽,每種菜式淺嘗輒止,這樣不僅可以保證得到較為全面的營養(yǎng),而且可以防止營養(yǎng)過剩。如果你是一個貪玩的人,請記住,游戲來日方長。不要寄希望在短時間內玩?zhèn)€夠,否則,將身體搞垮了,就再也享受不到游玩的樂趣。你可以作個計劃,讓每星期都有節(jié)目,時間不要超過半天。別忘了,運動也是一種很好的游戲,如打乒乓球、打保齡球、游泳、騎車郊游等,在游戲中強身健體,何樂而不為呢?
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健康,只要你每天為健康添磚加瓦,你就是健康城的居民!
大眾醫(yī)學2000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