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慶
我國30年代的著名作家沈從文于1988年5月10日逝世,至今已有10多年了。一般人以為沈先生擅K寫小說,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與巴金、老舍、丁玲等齊名。可是,很少有人知道,1950年以后——如果說是指沈從文先生的后半生的話,他還是一位頗有見地的古紙專家。
“文革”后期,筆者曾與沈先生有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受教匪淺。
記得那還是1975年初,文革“暴雨”稍過。我應邀到中國歷史博物館去幫助他們搞防蛀紙的研究。剛去不久,就一位同事指著一位瘦矮老頭悄悄地告訴我那個人就是沈從文,他剛剛被“解放”!我聽后,有點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因為在我原來的印象中,沈先生是位大作家,一定人高馬大,他的小說的風格以優(yōu)美、清新、細膩見長,贏得了許多人的喜愛。他怎么會是一個在博物館工作的矮老頭呢?于是,我?guī)е值暮闷婧筒唤?,開始了和沈從文先生的接觸。
那時候,沈從文先生獨自住在北京東城區(qū)的一間小平房里,房間不大,只擺設有一張上下兩層的雙人床、一張方桌和一把椅子。每當我去看望他時,他都要把堆在床上、桌上、地上的書或者什么資料挪開來,以便騰出一點空間來,再開始說東道西。談到興高采烈的時候,他常會去拿暖瓶倒水給我喝,但倒出的水大多都是涼的。每當這時,沈先生總是一臉的歉意說:又忘記換水了!
沈從文先生是一位很正直也很自尊的知識分子。1949年北京剛剛解放不久,他被派到“華北革大”學習了一段時間。這時,有人悄悄地告訴他:“你的書被查封了,你今后不能再寫小說了?!庇谑呛?,在書店、圖書館里,沈從文寫的書統(tǒng)統(tǒng)從書架上被撤了下來,就連書局里留存的紙型也一并被毀掉。隨后,他被分配到中國歷史博物館。剛到博物館之初,他很惆悵、彷徨、苦悶,他總是在想:“如今我不能再寫小說了,那我干什么好呢?”
由于沈從文的毛筆字——行書、楷書、草書寫得都很得體,因而在上班之初,分配給他的任務就是為展品寫標簽和說明。每當工作之余,他就會凝思遐想,總想動腦筋搞點什么研究。但從何下手呢?面對館內林林總總的春秋銅器、漢唐木俑、宋元緞錦、明清書畫,還有歷代的陶具瓷皿、云絲真綢、朱砂漆盒等,他總會感慨萬千:這是多么無垠、深邃的天地啊!于是,他決定把自己無限的熱情和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中華民族的文物研究領域中去.并為之樂此不疲。于是.古代紙張和古代服飾,便自然而然地成為了他所研究的眾多課題中的兩個專題了。
為了搞好古紙研究,他整天醉心于研究各個朝代、各種各樣的古紙。每當面對故宮博物館倉庫里堆積如山的古紙時,他總會為沒有引起有關人士的足夠重視而嘆息,也更會為沒有人去研究、觀察、分析、比較古紙的異同點,以至讓那些古紙成了一堆“死物”,或是由于保管不善而給糟塌了深以為憾。
在冒著極大的風險從事研究的過程中,他發(fā)現有的紙只見到實物而不知其名,有的紙知其名又不明其物,這樣便給研究工作帶來了不少的困難。然而,積累出智慧,比較顯真知。文物(含古紙)研究不能抄來抄去,要把自己的東西——與別人不一樣的擺出來。為了鑒別千姿百態(tài)的古紙的異同,他總是要千方百計地把實物與文獻相互印證、相互補充、相互糾正,然后從聯系、對比中區(qū)別是與非,并最終取得驕人的成果。
或許是對紙用“情”太深、太癡的緣故,晚年的沈從文寫字、寫文、寫信時,一向不喜歡用好紙,他以為是奢侈。因此,他經常是去土產門市部購買普通的白紙使用。至于他用的筆,多半是當時賣幾角錢一支的毛筆。每當有朋友送來要求題字的紙時,往往是紙越好他就越不敢下筆,有時甚至難免會一拖再拖,最后竟給搞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