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惠敏
一個人辦事或說話,都應留點余地。留一條退路,留一片藍天。
這也是珍惜自己,在了解生命的意義之后,每個人都該這么做。因為這里面有對自己一時莽撞的彌補,有對自己一時糊涂的反思,這樣就有了合情合理的退路。很快地便將痛苦轉(zhuǎn)為快樂。寂寞也好,無愛也好,起碼面子沒有失去。
許多年以前,一位同志請我去他家作客。他請我是有原因的:他的母親去醫(yī)院醫(yī)牙,大概是太緊張的原因,一時暈倒在那張椅子上。
我正在旁邊的位子上等待醫(yī)生為我修補牙齒,于是連忙下來協(xié)助大夫?qū)⒗先朔鱿聛?。最后我又將老人送回家去?/p>
老人有心,總想著我,所以打聽到我的住處以后,就讓她的孩子請我去她家作客。
當時我太年輕,一口氣便回絕了。那位同志熱情地再三請求,我為了達到不去的目的,竟把話說的又硬又死,一點余地也沒有。
這個大千世界有時也真是個小千世界,后來他竟當上了我的姐夫。
每當我走進他家的時候,就想起了我說過的話,臉上總是火辣辣的。這事給我的撞擊特別大。記得我曾經(jīng)和我的父親說起過,他說說話一定要留有余地,要給大家也是給自己一個緩沖的機會。
留點余地,有時也是解救自己的一種方式。有時為了一件毫無價值的小事,雙方爭執(zhí)得不可開交,此時只要有一人會解救,就完全可以讓它從退路上滑下來。誰也不受傷害,大家仍一如既往。
這也是一種修養(yǎng),也是完成自己的一種方式,把話講的有些彈性,使別人有一個靈活的安排,大家都沒負擔,輕輕松松相處,情義會更加深長。
有的人在單位擔任要職的時候,從不讓自己的思維混亂,他不防抽空想一下假如有一天工作再有所變化,是不是仍舊能稱職?也有的人在單位就是個普通的職員,他從不讓大腦僵僵地豎著,他抽空也想一下假如有一天提升了,是否能和領導班子的同志很快適應工作規(guī)律。在昨天的來路上再回去容易,可是讓職位退回去,似乎心中也不是滋味。但做事留有余地,將永遠會是一個明智的人。
假如我們面前有一條大河,阻擋了我們的路。實際上退一步卻前進得更快。只是看退路是否寬敞。人注定要走路,路并不在乎在哪個方向,只要是為了達到前方,有路就有希望。
前些日子,鄰居夫妻倆在家吵架。另一戶熱心腸的人趕忙跑來敲我的門,進門氣喘吁吁地告訴我,然后讓我去勸說一下。
當我推開鄰居家門的時候,發(fā)現(xiàn)主婦正在收拾自己的衣裳,已經(jīng)捆了兩大包堆放在地中央。又在收拾床罩,摘取窗簾。
我把她悄悄領到廚房,問她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她說想和他分手。我說那你怎么不把“畫王”電視裝起來?她說那個留給他看吧,否則他晚上會孤單的。我輕輕地推了她一下:“你心里還有他呀!”既然感情還存在,就不該分手,否則以后心靈永遠難以平靜。
她慢慢冷靜下來,又和我談了許多。最后她說,沒有辦法,話已經(jīng)說出來了,而且說的很厲害,沒有留一點余地。這又使我想起了許多類似這種情況的分手,盡管他們當時分開了,可由于當時留有余地,以至于以后又恢復了感情??磥砹酎c余地確實是門藝術(shù)??墒俏业泥徣税言捳f的太死,不能順著余地的滑梯滑下去。
這時我站在他倆身邊,柔和地說,一個是添加爐炭的雙手,一個是溫暖被窩的能源,誰能離開誰呀?他倆很聰明,順著我的話開始發(fā)揮起來。
這樣也好,他高一下,她低一回;或是她高一回,他低一下,讓矛盾輪回,從心理上得到平衡了。
高高低低的是人生。走到高處時,留點余地給低處;走到低處時,留點余地給高處,這樣一生愉愉快快。是花始終開放,是葉始終鮮綠,相依相扶,走完人生的路程。
(張洪軍、朱石林摘自1997年6月17日《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