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藍
現(xiàn)代城市車流滾滾,汽車霸占了街道,蕓蕓眾生被擠到狹窄的人行道上。創(chuàng)造城市的主人成了汽車的附庸,不能安全步行,難以從容領略都市的風光,該是當代生活中的一種悲哀。
步行街是道路成了“車河”之后的產(chǎn)物,是人類享受都市文明的一種需要,目前世界通行步行街、步行區(qū)、步行日三種模式。
步行街
傳統(tǒng)商業(yè)街或古建筑眾多的窄街,最宜劃為步行街??稍诔鋈肟谠O立公共汽車站和停車場,允許車輛夜間進出送貨和清垃圾。
瑞士“金融之都”蘇黎世的班荷夫街,長僅800米,卻是歐洲最富有的街道。兩側大都是19世紀的古典建筑,高不超過5層,瑞士主要銀行的總部都設在這里,還有首飾店、香水店、皮革店、超市、咖啡館。70年代辟為步行街,只許電車通過。由于沒有汽車廢氣,夾道的橄欖樹將空氣過濾,再加上專人每日擦洗地面,使街道一塵不染。
阿爾巴特街是一條400多米長的文化步行街,在莫斯科紅場附近加里寧大街的右側。兩側比比皆是歷史悠久的古建筑,1983年定為步行街。沿街擺放成千個攤點,如蜂窩一個挨著一個。出售的商品多是圖畫和小工藝品,從當場速寫到裸體畫應有盡有,開價3美元到上千美元。入口處有一支街頭樂隊,幾位老者一見有人將盧布丟進錢筒,便哆哆嗦嗦吹奏起來。一些情侶施舍一點錢,便在樂隊伴奏下相擁起舞,引來大群的圍觀者。
佛羅里達大街是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高等商業(yè)區(qū),號稱“南美百老匯”,只許步行者通過。兩旁不種行道樹,只在街心布置花壇,擺設大型盆景。商店櫥窗光彩奪目,少不了青翠的觀賞植物。有的店家辟有游廊別院,怡紅快綠,令人留連忘返。
德國至少有400個城鎮(zhèn)開辟步行街。斯圖加特的考尼格夫街,是名不虛傳的“步行者天堂”。當街搭起格林童話式的小屋,或作鮮花店,或作點心鋪;一把有機玻璃大傘底下隔成的五六個小間,便是電話亭。啤酒屋將椅桌排到街上,到處飄著酒香。街頭“藝術家”伏在路面,以粉筆即興創(chuàng)作,請觀眾“慷慨解囊”?!耙魳芳摇备啵齼蓛?,或?qū)Τ?,或合奏,張開琴盒請聽眾“隨意”扔點馬克?!盎顝V告”穿了綴滿廣告的奇裝異服,招搖過市。女郎則享受赤腳遛街的樂趣。孩子們穿了遛冰鞋在行人中曲折滑行,其樂融融。
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克思頓大街無車輛之喧囂,只有行人的笑聲。兩側大樓密密匝匝,但造型不一,各領風騷。1869年建的國家歌劇院,是音樂人向往的圣殿。斯特凡大教堂的塔樓高達130米。市場的鐘樓每到中午12時,響起管風琴的樂聲,10多尊真人大小的銅像依次出場,向游人致禮。群雕擁簇的“鼠疫柱”,是為了紀念1/3居民死于1679年黑死病的悲劇。除了古建筑之外還有各式各樣的商店、食鋪,其中30家服裝店是全國時裝和模特的總匯。奧地利的烤雞、日本的生魚片、意大利的薄餅、廣東的估佬肉……都可在這條街嘗到。幾十家露天咖啡座錯落在花圃之間,游人在彩色太陽傘下品酌,白帽艷服的男女侍應穿梭不息。
步行區(qū)
歐美大城市大都辟有大小不一的步行區(qū),區(qū)內(nèi)有若干條步行街巷,通常設在老城、商業(yè)中心和古建筑區(qū)。
意大利佛羅倫薩市中心280公頃,1988年3月劃為步行區(qū),白天不許汽車進入,只許低污染燒甲烷的小面包車接送游客。在指定的停車點,游人可借到自行車串區(qū)溜達。米蘭市禁止汽車通行的步行區(qū)達400公頃。杜奧莫大教堂北側的“愛麥虞埃二世走廊”就是其中的一條步行街,長196米、寬105米、高47米的彩色玻璃頂棚覆蓋全街,入夜燈光輝煌,1200多家小店環(huán)列于內(nèi),成為全城的商業(yè)中心,外國游客不到“走廊”不算到過米蘭。
英國通常在市中心商業(yè)區(qū)劃定幾條互相串連的步行街,一些街道架起風雨不入的拱廊頂棚,街口每隔0.8—1米埋設高出街面50厘米的混凝土樁,使汽車沒法闖入。
法國已有200多城開辟步行區(qū),區(qū)內(nèi)商店營業(yè)額比設區(qū)前提高20——30%,一些城市的步行區(qū)零售額已占全市的一半以上。
巴西圣保羅市設步行街81條,圣保羅大教堂廣場周圍的十幾條街是連片的步行區(qū),商店林立,攤販布滿道旁,林蔭下有一列列水泥凳供行人休息。周末商店放假關門,全區(qū)成了小販的天下,是市民購買便宜貨的最好去處。
步行日
倘若開辟步行街、步行區(qū)有難處,不妨設定幾天為步行日,讓市民過過步行癮。
160平方公里的歐洲袖珍國列支敦士登,星期天成了“步行國”。因為這天是法定的“無汽車行駛日”。此日舉國公民都是步行者或自行車騎手,偶而有特許的警車、郵政車通行。外國人則停在國境外,改乘特種旅游車入境。
意大利羅馬老城每星期六早晨兩個小時不許汽車通行,讓步行者和騎自行車者獲得解放。該城河濱大道一年至少有3個月為步行期,6月底至7月中旬在本街舉行全國各區(qū)、市的特產(chǎn)展銷會,一路搭起連排木棚,河面搭浮動舞臺,街口立柵售票進場。每日從下午5時半開業(yè)到午夜1時;此時正是羅馬人集中河濱乘涼時刻,誰都樂意買張門票入場湊熱鬧。7月下旬到9月中旬,此間又相繼舉辦藝術品展覽、民間傳統(tǒng)文化展覽、國際博覽會,步行者依然大飽眼福。
中國第一商業(yè)街、長達5公里的上海南京路,羅列商店550多家,年銷售額近百億元,1995年7月開始實行周末步行街制度.每日人流超過100萬人次。
美國紐約一年有兩天步行日,時間是5月第二周的星期六、日,地點是市中心曼哈頓區(qū)的幾條街道。這兩天全市攤販大會師于此,飲食檔占了80%,堪稱是50多個民族風味小吃的大檢閱。街角搭起若干舞臺,讓業(yè)余歌手和舞蹈家大顯身手。賣舊書古董的、相面、吹笛、雜耍、弄蛇、玩鳥的,什么檔都有。正午1時,市長帶了樂隊和小學生舞蹈隊巡游一周,與民同樂,鞭炮自摩天樓頂扔到街上,鼓樂齊鳴,此日活動進入最高潮。
日本一些城市在一星期、一月或一年開放幾天,讓市民腿腳大解放。這個日子被稱為“步行者天國日”。首都東京銀座至上野6公里長街是全市商業(yè)中心,1970年開始實行“天國日”,每星期日中午12時在街口橫起“步行者天國”的路障,下午6時方才撤除。此時,商店將營業(yè)地盤推向街面,上面撐起花花綠綠的太陽傘,傘下展銷新商品,拍賣廉價貨。東京各處流動小吃車,街頭魔術師,流動歌手,星相占卜家……一齊擁來。休假中的市民入街采購商品,大樂一陣,孩子們也趁機上街捉起迷藏。
(責任編輯/孫開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