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志賢
如何處理個體與群體的關系,這是每一個年輕人走向成功過程中的焦點問題。今天,面對市場經(jīng)濟的巨大沖擊,你對此該做出怎樣的回答?
“成功”這個字眼,對每個年輕人都是極富魅力的。但是,透過時下一些人的心態(tài),我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障礙?
1995年12月17日中午,當“安源”號列車??啃掠嗾緯r,一個大款模樣的年輕人走進10號車廂。一入座,他便掏出“大哥大”與井岡山的朋友洽談生意。然后旁若無人地燃起一根煙,猛吸起來。車廂是封閉式無煙車廂,全車廂沒一人吸煙。
列車員走過來請他把煙掐滅。這位年輕人置若罔聞,依然故我。噴著濃濃的煙霧,那種一意孤行的神態(tài)表現(xiàn)得很充分,像是對周邊的人們表示一種極端的輕蔑和示威。列車員再次走過來,不料這個年輕人卻強辭奪理:“沒辦法,我不吸煙就會昏倒?!?/p>
周邊的乘客憤怒了。在眾人一片聲討的神情下,這個年輕人不得不起身去了車廂連接處。
這僅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小例。放眼看去,種種極端的個人主義表現(xiàn)像是打開了“潘多拉”魔匣,惡魔似地在我們周邊蔓延。
姑且不說那么多見死不救之類的令人痛心而又羞愧的旁觀者冷漠心態(tài),就是那些鋪天蓋地,無孔不入,強暴我們心靈的廣告,也在喋喋不休地為“個人至上”鼓噪?yún)群?。打開電視或走進繁華的都市,我們可以很輕易地看見什么帝都、帝王、王朝、皇苑、貴族、霸王、老板……等等,“要做人上人”的宣言和口號,其赤裸的渲染可謂甚囂塵上。
這令人遺憾地發(fā)現(xiàn),原來不少國民本就潛沉著濃厚的個人至上意識,在這種意識下,人蛻化成一個心靈互閉的孤獨者,群體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識面臨著被消解、被剿滅的危險。
無疑,生活在這樣一個文化大背景中的年輕人,難免要受到消極的熏染和牽引。這不能不令人憂慮。
自我中心主義文化傾向,將導致年輕人在追求事業(yè)的成功過程中,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單打獨斗的獨行者;將個人的利益凌駕于一切之上,游離群體,閉門造車、或獨行俠式地在成功之道上搏殺。結果,過分看重個人利益,反而像握著一把沙子,捏得越緊,漏失越多。因此,對于每個追求成功的年輕人來說,重要的是怎樣沖出自我圍城,和諧地與他人或群體相交融。
個人意識,對于認識自我和發(fā)揮自我的能動作用來說,的確意義非凡。但是,自我中心主義如果向前多跨了一步又會怎樣?
這是一個令人可敬而又使人倍感同情的年輕人,單就才學來說,他無疑是出眾的??删褪沁@樣一位年輕人,不僅晉級晉職從沒他的份,而且在單位緊縮編制的時候,還被無情地逐出了群體圈外,成為一個掛編人員。
這位年輕人的確有幾分才學,但更有幾分孤行和孤傲。他曾說,他看單位的同事,就像是在參觀一群低智商的烏合之眾,在作種種滑稽可笑的表演。他常對前輩嗤之以鼻,斥其“倚老賣老”;對同事不屑一顧,譏其“酒囊飯袋”……終于,群體被激怒了。
這種結局可以說是這位年輕人自釀的一杯苦酒。他錯誤地認為成功是個體完全可以把握的事。
那種囿于自我的人,實際上是剝離了自我的社會意義,是對自我的一種歪曲和背叛。僅僅極度地注意自己,忘記或輕視群體的存在,在個人與群體之間豎起一道人為的屏障,追求成功的激情又能燃燒多久?
一位朋友對我說,幾年前他們單位正引進加拿大的電話程控技術,領導準備把一位正在電報房工作的年輕人組合進來。不料,這位年輕人向領導拋出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們要讓我出國”,作為答應的前提條件。自然,此事不歡而散。至今這位年輕人仍在電報房敲打著冰冷的鍵盤。環(huán)境給了他機會,而內(nèi)心涌動的自我利益卻使他錯過了一次機遇。
這樣把自我利益放在首位,損害合作關系的現(xiàn)象,通常是年輕人自設的一根走向成功的羈絆。令人焦慮的是不少年輕人還以為這是一種主體意識,是在把握自己。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布羅尼克認為,一個人走向成功,必須通過六道關口。在20多歲至30歲期間是第二道關口——脫穎而出。這期間,多數(shù)人投入可觀的時間,動腦筋鉆研業(yè)務,和別人比高下,希望能得到好聲譽。然而,有些人為了使自己凸現(xiàn)出來,便會經(jīng)常地批評別人,貶低別人,對別人不信任;稱贊自己,把功勞歸于自己。這樣,他們就很難得到別人的合作。甚至不得不與其他人處于對抗之中,也就失去了在群體中的地位。這些人往往得不到別人的信任和好感,難于與他人合作,因此,得不到上司的賞識、同事的悅納和合作,常常失去晉升的機會。
在現(xiàn)實中,有些滿腹經(jīng)綸、能力頗強的人,機遇卻常常與他們擦肩而過。許多人都在一再地追問自己或別人:到底是為什么?
著名成功學專家卡耐基認為:一個人事業(yè)上的成功,只有15%是基于他的專業(yè)技術,另外的85%要靠人際關系即與人相處和合作的品德與能力。老實說,當我第一次閱讀到這種觀點時,既深感詫異,又不以為然。后來細想,卡氏的話是不無道理的。因為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人,是社會這強大網(wǎng)上的一個結,每個人都與他人有著掙扎不脫的聯(lián)系。任何一種事業(yè)的成功都不純粹是自我的,它必定要與他人產(chǎn)生關系。如果把成功的希望框定在自我域限內(nèi),成功之樹永遠不會枝葉茂盛,茁壯成長。
《自我論》作者科恩說:“即使最極端的、怨氣沖天的、鉆牛角尖的個人主義者,也是屬于某個群體和共同體的。”所以,每個人一踏入社會,你就承諾了自己是某一群體的一員,你就為自己必須遵循的起碼群體規(guī)范“簽訂了合同”。你的一言一行必定會在與他人之間,構成作用和反作用的關系。你若是“違約”,便有遭群體排擠和“放逐”的危險。聰明者總是善于營造和諧的群體氛圍,融入群體,誠心合作,借助群體的力量。
在時下年輕人中間,有一種刻板的成功者形象,即普遍認為成功者,特別是文化科學方面的成功者大多是性格孤獨、性情乖戾、獨來獨往、不諳人情世故的人。其實,這是片面的。許多文壇或科壇泰斗不僅合群,提倡合作精神,而且性格爽朗、幽默、生活富有情調,如愛因斯坦、卓別林和林語堂等等。
之所以在青年中間會有成功者孤獨、乖戾的印象,大抵是讀名人傳記或名人采訪之故。其實,這是許多作者為了刻意強調名人的性格特點,如獨立不群、憤世嫉俗,以及渲染成功的艱辛所采用的“特寫鏡頭”。但這種手法卻不經(jīng)意地給年輕人鑄成了成功者的“刻板印象”,給年輕人的仿效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心理動力,也使他們離成功的現(xiàn)實越走越遠。
陳獨秀,在一般人看來是個孤行、傲慢、放蕩不羈的人,但是他強調為人做事必須合群。一方面,他對西方個性解放、個人主義倫理學說和價值觀都非常欣賞;另一方面,他堅決主張“群體相維”的觀點。他在《新青年》中告誡青年:“內(nèi)圖個性之發(fā)展,外圖貢獻于其群”,極端的利己主義,不但損人而且害己。
毛澤東和周恩來等一代偉人,也無一不是善與他人合作共事者。就他們各自的智慧來說,無疑是上乘的。但倘若他們當初是單打獨斗,那么,可以肯定地說,便沒有日后萬眾擁戴的凝聚力。
個體的力量的確渺小。但當個體能有效地融入群體,并與他人有效合作時,將是怎樣的前景?
有一個樸素的故事:一個瞎子和一個跛子,被大火圍在一座樓房里,危在旦夕,眼看只有坐以待斃。但身體健全的瞎子和眼睛完好的跛子,卻聰明地組合成一個完整的“身體”:瞎子背起跛子,跛子指路,終于從大火中死里逃生。
在某種程度上說,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定的“瞎子”或“跛子”,所以我們需要他人來彌補自身的缺陷。一項事業(yè)的成功往往是多人和諧合作的結果,事業(yè)愈是偉大,就愈顯群體合作的特點。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的研制,如果沒有愛因斯坦、費米、西拉德和羅斯福等人的共同合力,那團輝煌的“蘑菇云”就不可能冉冉升起。
合群能使自我的知識、閱歷和能力快速增長。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一下,各自還是只有一個蘋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交換一下,各自將有兩個思想。由此類推,人與人的交流結果,各自的思想將以幾何級數(shù)增長。
美國著名的國際時事分析專欄作家李普曼先生,在利用群體的力量方面可謂聰明之至。今天,全世界幾乎沒有一個新聞工作者不知道李普曼的。
那時,李普曼老了,少有時間和精力去“周游列國”。這對時事分析專欄的寫作來說是致命的因為沒有第一手資料,但李普曼可有高招。比如,專欄即將要分析非洲某個國家的局勢,李普曼先生掏出“備忘錄”,了解清楚哪位年輕力壯的記者到過這個國家并進行過詳細采訪,然后莊重地向這個記者發(fā)出請柬——共進晚餐。當然,晚餐的主要內(nèi)容除了吃飯,還有更重要的內(nèi)容——談論那個國家的局勢。在這種情形下,沒有哪個記者不會興奮得和盤托出。
晚餐畢,李普曼先生便開始運用其深厚的理論素養(yǎng),結合剛剛從記者那里“得”來的實際,瀟灑地寫起時事分析專欄來。
也許,有人會指責李普曼先生的行為是“智力剝削”,但不少記者寧愿拼命地創(chuàng)造機會受這樣的“剝削”。因為在受這種“剝削”的同時,你也獲得了特別珍貴的報償——知名度大增。他們之所以能愉快地合在一起,大抵基于相互需要。
其實,類似李普曼式的“借腦袋法”,普遍得小到日常生活,大到科學研究,如舉世聞名的哥本哈根學派,信奉的就是“頭腦風暴法”——同一群體的每個人無拘束地拋出自己的觀點,以產(chǎn)生撞擊,互補交融,進發(fā)新的靈感。
當然,合群并不是媚俗,壓抑自己的個性,也不是無所選擇,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完全受制于從眾心理。孤獨是追求事業(yè)成功過程中的必然精神狀態(tài),它能使你潛心塑造你個人所必需的專業(yè)素質。此時的孤獨,如世俗偏見,流言蜚語,無人理解,無人尊重,無人欣賞乃至似乎被社會遺棄等等都是正常的。但一個人如果要追求社會意義上的成功,不僅要習慣于孤獨,亦要學會走出孤獨。
在現(xiàn)實中,有不少人容易將孤獨固著為一種性格特征,甚至演化為孤傲、孤僻和孤行等自我中心主義傾向,給自己設置一道成功路上的鴻溝障礙。雖說“古今圣賢皆寂寞,沒有豪杰不孤獨”,但這寂寞,這孤獨,主要指的是個體獨自修煉和工作時一種專注的精神狀態(tài),決非是真正圣賢豪杰們的全部寫實。
1994年8月26日,德國《經(jīng)濟周刊》發(fā)表了一篇題為《陰冷的氣候》的文章。文章說:“工業(yè)化社會受到疲憊、價值觀低落和個人主義的威脅”,“西方個人主義的文化最后會自己毀滅自己。”1994年9月16日,新加坡政治家李光耀先生在接受美國報刊聯(lián)合采訪時,明確地說:“那種靠損害社會而過分尊重個人的作法,已經(jīng)造成了很大的社會混亂,給公眾帶來痛苦、不安全感和使他們失去安樂感,我們希望出現(xiàn)這種情況嗎?我們說:不!”
當我們面臨今天這種偏個體、輕群體的精神失重的危險境況時,在追求成功的道上,你能斬釘截鐵地用行動說出“不”嗎?
請你回答。
(解三朋摘自1996年第4期《涉世之初》)
編后語:“大家談”是本刊新開的欄目,編者的目的是,請社會各界人士和讀者就青年所關心的主要問題各抒己見,發(fā)表看法,幫助青年認識和處理好前進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歡迎大家推薦稿件,并就如何辦好這一欄目出謀劃策。來稿來信請寄《大家談》欄目編輯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