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 末
人類有別于天地萬物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對于死亡、對于衰老的自覺性畏懼。因此,希望延長生命,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由衷的祈求。如今,世界已經進入了高科技的時代,那么,有關這方面的研究進展如何,有沒有在近期內獲得突破的可能性呢?答案應該是肯定的。因為,雖然在某些不發(fā)達國家內,人的平均預期壽命仍然僅有40多歲,但在許多發(fā)達國家中,“古來稀”的70歲已是常見的平均年齡。
人的生命是一個歷程,這起源于生,卻結束于死。在生命的這一頭,科學成就已是彰彰在目,生命從兩個細胞的結合開始,即可以受到控制。雖然距離隨心所欲的“自由王國”階段尚遠,但體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冷凍、胎兒接受手術等高、精、尖技術,若倒退回去十幾年,卻仍是匪夷所思的“怪事”。
可是,在生命的那一頭,困難卻是難以想象的艱巨。迄今為止,科學家們仍連衰老是怎樣形成的、什么是導致人類自然死亡的原因等等基本問題都未弄清楚。但是,這也并非意味著一無所知,他們所取得的研究進展仍是令人十分高興和振奮的,特別是近年來的成果已讓世界科學家們普遍接受這樣一個觀點:人的生命最長可以達到120歲!即換句話說,現(xiàn)在60歲便已退休的“老人”,可能僅只走了他生命歷程的一半,他還是個如日中天的“中年人”。當前科學界最前沿的壽命研究,已不只是怎樣能夠達到120歲,而是在此基礎上如何再添壽幾十年的問題。據一些科學家預測,若是擁有足夠的科研經費,到了下一個世紀,把人類的壽命延增到160歲,應該是有可能的!
環(huán)視周圍的世界,不乏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有些人從容貌到活力都比實際年齡顯得年輕得多,另一些人則未老先衰或隨著年長而明顯老化,甚至先從大腦開始死亡,變成了“老年癡呆”。這兩類人有什么差別?最不相同的一點可能是:遺傳!人不能自己選擇生身父母,對于遺傳似乎處在無可奈何的境地;但要認識長壽,遺傳的意義就不可不知。
米切爾·羅斯,是當今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進化生物學家,也是“抗衰老”研究的著名權威。他是美國加州大學的教授,其主攻方向是從生命進化的角度去研究如何延長生命、對抗衰老。羅斯以果蠅作為研究對象,因為果蠅的生命周期較短,容易觀察到它們繁殖后的變化過程。在對一些果蠅進行了70代的繁殖后,他成功地把果蠅的生命從40-45天延長至80-90天,即時間延長了整整一倍,相當于人能活到150歲!此前,他們在大量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了這樣一個極有價值的事實:越是遲生育的果蠅,就越是長壽!他在實驗中選來交配繁殖的,也正是這些較遲繁殖的果蠅。這是激動人心的第一次證明,人類可以把動物的衰老延緩推遲,那么人類自己呢?
羅斯教授的發(fā)現(xiàn)使人們重新關注一個生物現(xiàn)象:越是生命周期較長的動物,生育期越遲,生育率也越低。以人類來作縱向和橫向的比較,我們的先輩遠較我們早婚、早育、多育,生命也較短;當今世界上,越是人均壽命短的地方,那里的人越是早婚、早育、多育。這是一種偶然的現(xiàn)象,還是在其中蘊藏著必然的規(guī)律?確實值得探尋。羅斯先生預測說,在25至30年之內,他的研究可以帶來真正有效的抗衰老成果,它不會是一粒藥丸或者一劑針藥,而將是一系列復雜的治療,包括骨髓細胞移植、激素治療、注射某些酶等等。
現(xiàn)在,雖然羅斯預期的產品尚未產生,但已有一些科學家正在將某些激素類的抗衰老藥物,運用到人類的臨床實驗上,而且效果竟是出人意料的好,這就是簡稱"HGH"的生長激素。其實,生長激素早于20年代就已從植物中發(fā)現(xiàn),在人體中,生長激素來自腦垂體,是人在睡覺時一種極微量的分泌物,它能加速蛋白質的合成,影響鈉、鉀及鈣等離子的代謝,促進脂肪庫中脂肪的釋放,又是胰島素的拮抗物,可影響人體糖的代謝,其潛在作用仍然有待發(fā)掘。從1958年起,生長激素便已用來治療患侏儒癥的兒童,效果相當顯著。
由于生長激素的分泌會隨著人的年齡的增長而減少,這就引出了一個有趣的假設:注射生長激素會不會減慢衰老?人隨著年齡的增加,肌肉會減少,脂肪會增多,病孩以及接受試驗的成年人卻顯示出,生長激素可以減少脂肪,增加肌肉。這個事實引起美國威斯康辛醫(yī)學院的丹尼爾·拉德教授的興趣,他對生長激素的抗衰老作用進行了臨床實驗,對象是12名61歲至82歲的健康老兵,效果非常理想。在半年之內,他們的脂肪減少了14.4%,肌肉卻增長了9%,血液中一種標志生命力的激素“IGF-1”增加至“年輕人”的水平。不過,也有個別人產生了神經受壓迫的副作用。但最令人沮喪的是,在注射半年之后,剛一停針,那些良好的效果便都逐漸消失了。
如果覺得以上科學成果目前仍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話,那么,有一種已被證明行之有效的抗衰老方法,則是人人都能夠隨時采用的,這就是“節(jié)食”。其實,“節(jié)食”并不是許多人誤認為的少吃食物,而是要少吃不利于健康的食物?,F(xiàn)在世界公認,平均壽命最高的日本人的飲食結構是最合理的,它的主要特點就是低熱量,少吃肉,多吃魚和海產品、蔬菜、水果、谷物。日本的岡繩島島民即是典型的例子,在那里,120歲的老人并不罕見,他們的飲食習慣是當代人類節(jié)食的活樣板,也證明了科學家早在1935年就從實驗老鼠中發(fā)現(xiàn)的節(jié)食方法,至今仍對人類同樣有效。
遠在半個多世紀以前的30年代,美國科學家就用兩組老鼠做了對比試驗,一組放任飲食,另一組則只準吃正常所需熱量6成的食物。在近3年的研究中,放任飲食組的老鼠都死光了,而節(jié)食的一組老鼠大多數卻還活著,有些壽命甚至延長了一倍。進入90年代,有關實驗再一次大規(guī)模地進行,美國藥品及食物管制局與國家老年學院動員了100多名研究人員,利用老鼠、兔子、猴子、猩猩等動物來進行實驗,所用動物多達20000余只。如今,這項實驗的目的已不是節(jié)食是否有效,而是怎樣生效,如何才能保證有效。
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已初步弄清了“節(jié)食”后產生的一些情況:動物的體溫下降,有些降至相當于人體溫度攝氏28度的程度,這使一些動物有時處于差不多接近冬眠的狀態(tài),有時又處于正常代謝狀態(tài);較少“自由基”;身體能較快清除體內產生的或外來的毒索;免疫系統(tǒng)比較活躍,尤其是在老年期。目前,美國關于羅猴的節(jié)食實驗仍在進行之中,羅猴的平均壽命40歲,經期28天,20歲時絕經,是一種與人類極為相似的動物,若這實驗完成,相信會對人類有更多的啟示。僅是目前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就有:脾氣沒有大的變化;在以食物為獎勵的測驗中成績較好;性行為無大變化等等。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節(jié)食”權威理查德·韋恩德魯赫副教授對此作出審慎的評估說:如果人類可以像實驗的動物那樣從一出生就嚴格節(jié)食的話,人的最高壽命能夠延長約3成,即從120歲延長至156歲;人若是到30歲后才開始節(jié)食,也可以延壽一成,平均75歲的壽命可以延長至83歲。人們更要知道的是,節(jié)食所改善的不僅僅只是年齡的數字,而且還有健康狀態(tài)的質量,因為節(jié)食的動物會一直保持活躍和健康,直至生命終止時才會突然死亡。
雖然科學家們已經發(fā)現(xiàn)了一些延長生命的方法,但對衰老的秘密仍然知之甚少,“自由基”理論更是遠遠不夠完善。當然,無庸置疑的是,既有生,就有死,不管現(xiàn)在還是將來,科學家們研究的都僅僅是延長生命、抵抗衰老的辦法,而不可能是長生不老的“仙丹”。至于科學幻想中的“不死藥”,則永遠都是人類可望而不可及的水中花、鏡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