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然
傻丫:同您說些我讀京中報章的過時見聞。
臺灣作家龍應臺帶兩個稚子來北京度假,有什么收獲?“北京印象之一”是《吵架》,登在上海《文匯報》一九九三年十月三十一日第五版,寫她從走下飛機就開始的吵架經(jīng)歷,寫她的七歲兒子的心靈震撼,不動聲色的文字有直入人心的深刻。
好事的《中國青年報》十一月九日也登了這篇文章,改題為《在北京被吵架》,標題過于直露,但“被”很傳神,說《中國青年報》“好事”實是因為報社后來在報上登啟事找龍應臺聯(lián)系并送她稿費,而且事情有了繼續(xù)發(fā)展——
龍應臺的文章引起了一位署名“河翁”的感慨《咱這兒怎么這樣燥》(同上報,十一月十六日),河翁曾留學加拿大,對國外的尊重人、國內(nèi)“公職人員的蠻橫”頗有記憶,他說,龍應臺不想吵架卻總在吵架,實在是環(huán)境所致,是整個社會的事,并想細究“有什么樣的人民就有什么樣的官員”(此說原文中加引號,不知是不是出自龍應臺之口?),孰因孰果;結論是:話善,關鍵是心善。
有人對龍應臺及河翁的文章頗不滿,廣州華南理工的一研究生怒氣沖沖地要人說話之前先掂量掂量自己”(十二月七日),并舉了個“事后心里覺得挺暖的”騎車闖紅燈與交警打交道的例子,先是“被喝住”,再“乖乖交罰款”,接著“交警拿出本兒幾乎從鼻子底問我,我哆嗦答道”……正是河翁所感嘆的“警察與違章者不在同一檔次上,讓人感到心里很冷”的生動的說明,真不知那位研究生是怎么“研究”的,以后的文章則大多是找研究生講道說理了。十二月七日同時刊登的另外兩篇文章《吵架背后的美麗魔鬼》、《圈外人都是“物”》,分析得頗有分量。
龍應臺的“旋風”似乎要在北京刮起來,所以我沒早點把上面的信息告訴你。但是最后卻又沒刮。不知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