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科
美國內(nèi)政部長辦公室的特別助理凱瑟琳·克爾帕特里克回憶:她16歲那年,有一陣子悶悶不樂,唉聲嘆氣,在屋子里無目的地走來走去,時而淚珠滾滾。爸媽問她原因,她總答:“沒什么”——原來她暗中熱戀上了一個人,可那個人還不知道有她這個女孩的存在呢!直到父親坐到她身邊,拉起她的手親切地詢問時,她才把心事和盤托出。于是,父親鄭重而又簡明地向她解釋:什么是生活,什么是愛情……凱瑟琳說:“那一時刻我至今都忘不了,他沒有取笑我,而是表示尊重和理解,并說我是個感情純真的可愛的女孩?!?/p>
克爾帕特里克先生是CIGNA公司退休了的董事長,他并沒有修過家政課,對獨生女兒只是簡單地實行三條:表達對她的愛;抽時間和她在一起;用她的眼睛去看世界。然而這三條,對一個父親來說,實屬難能可貴。
暢銷書《回到家庭》的作者、心理門診醫(yī)生雷·加倫迪考察了100個成功家庭后說:“父親在培育兒女上的作用不可替代,他們有著特殊的力量。”根據(jù)專家們的意見,稱職的父親應(yīng)該同時成為下面四種人:
一、善于對孩子表達愛心的人
牧師肯尼思·米德常為遇到難題的孩子提供咨詢。他說,許多找過他的孩子都“希望爸爸能對我說或向我表明他真的愛我?!弊骷彝郀柼亍ず胀㈩D也寫過:“我從不懷疑爸爸對我的愛,但直到今天我也回憶不起他擁抱過我、吻過我或說過愛我的話?!笔聦嵣?,不少孩子甚至成年子女都希望父親能把對自己的愛表達出來。
因為,愛的表達能賦予信心和勇氣。動力專家齊格勒是從兒子說的話里反過來體驗到這一點的。一天,他給4歲兒子湯姆買回一輛三輪腳踏車,安裝時一個討厭的螺栓怎么也套不進螺母,他正想不干了,在旁邊一直看著的湯姆突然充滿感情地說:“爸爸,我太愛你了”不用說,齊格勒一口氣把車裝好了。
加倫迪發(fā)現(xiàn):在關(guān)系牢固的家庭里,“不善言語表達的父親通過特殊的方法做到這一點”把愛意留在便箋上、卡片上或?qū)懗勺謼l貼在孩子用的抽屜面上。
在這方面,父親們還可以學(xué)習(xí)猶他州一位母親的做法。她了解到當(dāng)眾表示母愛會使十幾歲的孩子難為情,于是采用一種“密碼”暗示,每當(dāng)孩子參加一項運動或?qū)W?;顒右鰣銮?,她總是在他的肩膀上使勁捏三下,意思是:寶貝兒,我愛你,好好干吧!
二、愿意與孩子共度時光的人
父親能給予孩子的兩樣最珍貴的東西,除了愛心,就是時間了。偏偏這兩樣,對男人們來說都不太容易“出手”。作家蘇珊·杰克比在書中充滿溫馨地回憶“夏天午后,我跟著爸爸來到后院園子時,天南地北聊個不休,直到媽媽喊我們進屋吃晚飯”。她說:“爸爸從未對我說過:‘走開!讓我靜一會兒?!?/p>
肯塔基大學(xué)田徑隊首席教練尼克·埃德曼,工作很忙,經(jīng)常在外,但只要回家,總要抽空陪兒子玩?zhèn)€痛快,不是打籃球,就是像去年暑期一樣,騎自行車橫越科羅拉多州。他兒子科里回憶:“對父親我記憶最深的就是和他一起打獵了,就獵技來說,他并不出色,但那是父子共度時光的一種方式,不一定要說很多話,一起在林子里本身就夠迷人的了。”
三、能夠用兒童眼光看世界的人
一位父親給女兒買回一個昂貴的玩具,卻見她對玩具置而不顧,倒對裝玩具的盒子愛不釋手,他感到難以理解:“那只是個盒子,又不是個城堡?!笨墒?,當(dāng)他憶起自己幼年把玩具小車當(dāng)成真正的馬車、把小床當(dāng)成宇宙飛船時,也禁不住笑了。
父親們還要記住:好奇和幻想是兒童的天性。女作家安妮·迪蘭德在《一個美國人的童年》一書中回憶:她5歲時在屋后公園的小徑上偶然用冰棍棒掘出一枚一角錢銀幣,驚喜地拿給爸爸看,爸爸沒有不屑一顧,而是用帶有詩意的語言解釋說:“時光埋葬了這些銀幣,泥土細(xì)心地把它們包了起來……”她的反應(yīng)如何呢?“我決定當(dāng)探險家,在用冰棍棒把能挖的東西都挖出來后,再用鏟子去挖更好的東西金光閃閃的西班牙古幣?!?/p>
兒童的興趣和成年人也是不同的。英語教授麥登回憶:有一次他和4歲的兒子格比去看波士頓一支著名棒球隊比賽,滿以為父子倆都會很盡興。誰知才看了一會兒,格比就說:“棒球看夠了,我要回家?!丙湹切那閻毫拥貛鹤映隽诉\動場?;丶衣飞辖?jīng)過科學(xué)博物館,不由想起上次參觀這里時,兒子興致很高,極愿再來一次。于是父子倆走了進去?!八M了博物館,就從一個廳奔到另一個廳,差不多每個地方都有新發(fā)現(xiàn),高聲呼喚我去分享他的喜悅”——過后麥登回味這一天,感到很有意義,因為,他不但通過兒童的眼光看到了生活中過去忽略的美,而且認(rèn)識到:與孩子在一起,成年人最好放棄“事情應(yīng)該怎樣”的先入之見。
四、有力量設(shè)立“限制”的人
兒童對他們可以享受什么自由和應(yīng)該接受什么限制有著敏銳的直覺——這一點常常被不愿“限制”孩子的父母們忘記了。其實,合理的限制不僅孩子需要,也是他們歡迎的。英國名演員約翰·克里斯談到,從女兒那里,他懂得了“兒童從心底里瞧不起那些無能維護班紀(jì)的教師”。至于他們怎樣理解“限制”和自己行為間的關(guān)系,克里斯用了下面的比喻:“一個孩子走進黑暗和陌生的房子里,只有當(dāng)他觸摸到四周的墻壁——置身空間的‘限制時,他才能消除恐懼,滿懷好奇地去探索這個世界?!?/p>
專家們認(rèn)為:“限制”是愛的基本方式之一,盡管是一種十分棘手和需冒風(fēng)險的愛,但是,正如加倫迪的研究結(jié)果所表明的:只要紀(jì)律執(zhí)行得堅決、合理而又從愛護出發(fā),孩子最終會心悅誠服并從中受益。
反之,對孩子放棄“限制”的父親最終不得不求助于懲罰。兒童問題專家詹姆士·多布森闡述懲罰與限制的區(qū)別時說:懲罰是你不得已對付孩子的,而限制則是事前告訴他的它也可能涉及到懲罰,但有著明確無誤的、出于愛的目的。
一位叫考斯比的父親談到他怎樣給12歲兒子一個難忘的教訓(xùn)?!八l(fā)展了一個新嗜好:撒謊,并且使它完善得成了一門藝術(shù)”。當(dāng)查知真相時,考斯比先在電話里通知他“等我回家捶你的屁股”。那天回到家,考斯比先問了幾句,查證事實無誤后,就動了手,雖然打得不重,男孩卻流了淚。
“這都是為了叫你以后別撒謊,明白嗎?”孩子含淚點點頭?!昂昧?,現(xiàn)在你可以走了!”但兒子剛轉(zhuǎn)身,他就在他屁股上又使勁來了一下。男孩用受了騙的憤怒的眼光瞪著父親,考斯比平靜地說:“對不起,我說了謊。咱們誰都不會希望今后別人對自己說謊吧?”
“不會!爸爸?!蹦泻Q然地回答。
考斯比回憶:此后兒子再沒對他們夫妻撒過謊,并笑著說:“也許專家們會說,‘打屁股這法子太原始了,但我覺得:原始的辦法有時可能留下更深的印象?!?/p>
事實說明,即使體罰,只要是按“章程”執(zhí)行的,孩子也不會像被父母亂打亂罵一頓那樣憤憤不平。在加倫迪考察的100個家庭中,70%在家規(guī)上都訂有體罰的條目,他們的老師卻一致反映:來自這些家庭的孩子“道德觀念強而且敏感”。
父親到底有多么重要,這很難一下說清。但孩子是心中有數(shù)的。危重兒童病房的護士南?!た_瑟絲說:“有很多次,當(dāng)孩子們痛苦難忍或瀕臨死亡時,他們都大聲呼喚爸爸到身邊。最近,一個氣息奄奄的小男孩毫不含糊地告訴媽媽他渴望見爸爸;雖然他極愛媽媽,但他仍需要爸爸。
“那是因為:盡管媽媽們奉獻了一切,但只有與爸爸在一起,孩子們才覺得安全和受保護。不管你強加什么解釋,都改變不了孩子需要父愛這個事實。”
(張莉萍摘自《科學(xué)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