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珊
馬軍,這位取得了令人羨慕的博士文憑的天之驕子,不甘心安身于象牙之塔,終于闖進了充滿競爭的經(jīng)濟大潮。
“貶值”的博士文憑
1991年5月,馬軍那本念了21年的書翻過了最后一頁,26歲的他拿到了博士學位。
小學、中學、大學、碩士、博士,在“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搏殺中,他總算是突圍了。翹首前程,并不樂觀,前面還有各個梯隊的副教授、教授,要想跑到前面,幾乎不可能,他得排著隊一步一步走,慢慢地熬。這樣的生活對他來說不僅乏味,而且不可忍受。他渴望的是和生活賽跑!
終于有一天,他放棄了留校任教的機會——那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揣著一疊自薦信,走出了校園。
除了包里多了一張博士文憑以外,馬軍與那些“自我推銷”的大學生別無二致。但是他一開始就繞開了國營企業(yè)。廣州一家合資企業(yè)看上了他,可他在那兒只上了一天班就再也不去了。原因是廠里聘來的“進口博士”的收入是“國產(chǎn)博士”的兩三倍——大家干的是同樣的活兒。別人可以淡然處之,他感到無法忍受。
珠江三角洲,這片熱土仿佛在演繹一部當年美國的“西部史”,但人們找尋的不是黃金與石油,而是機會。對馬軍來說,他只要一個能讓他一展拳腳,又能活得舒暢的地方。
他走進一家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信心十足地掏出文憑和簡歷。
“你是博士?”
“是。我16歲就開始讀大學,在中國科學院拿的碩士學位,在華南理工大學讀的博士,導師是著名的傳熱學專家鄧頌九……”
“我們是工廠,需要能干活的人,恐怕不適合你。”
“我不會白吃飯的?!?/p>
“對不起,我們不要博士?!?/p>
一家,兩家、三家……六家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以同樣的理由將他拒之門外。
博士文憑仿佛在一夜之間貶值了。馬軍感到沮喪,卻第一次明白了這里奉行的“競爭規(guī)則”:人家關心的不是你的學位,而是你能不能為我干活,你能為我創(chuàng)造多少經(jīng)濟效益??蓱{本事吃飯,正是我所推崇的呀,你們總要給我個機會,我才能向你們證明自己……
不能怪人家“不識廬山真面目”,也許人家確實吃過書呆子的虧,也許人家對咱們這些戴四方帽的還缺乏了解,人們總認為碩士博士是屬于研究機關的高樓深院而不是屬于機聲隆隆的廠礦——多少年來,我們的教育制度給人的印象就是如此。
夢圓“美的”
馬軍又上了一輛南行的汽車,車窗外,掛著各種牌子的貨車呼嘯而過,這條路仿佛是一個流動的市場,每分每秒流淌著的都是商品商品商品。馬軍覺得自己與貨車里的商品沒什么區(qū)別,他是高等學府的產(chǎn)品,要成功地把自己推銷出去,就得讓社會認識你、選擇你、檢驗你,評價你。
他又來到一家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順德市美的冷氣機制造有限公司的門前。因為是博士,所以公司總經(jīng)理親自面試。馬軍感到進行博士論文答辯時都沒此刻緊張。
總經(jīng)理開門見山地與他聊起了“節(jié)能空調”。馬軍一聽樂了:“有門!”他接過話題,侃侃而談,恨不得把肚里的“貨”一古腦兒全掏出來??偨?jīng)理一邊細心地聽,一邊打量著這位個頭不高,但很壯實的年輕人。說得頭頭是道,就不知道是否同樣能干?
可是總經(jīng)理也別無選擇了。艱苦創(chuàng)業(yè),苦心經(jīng)營十載,現(xiàn)已躋身全國十大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美的”,正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國內空調廠家蜂起,百家爭雄,空調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誰家的產(chǎn)品節(jié)能省電,誰就能生存,在大戰(zhàn)中穩(wěn)操勝券,所以人人都瞄準了節(jié)能空調?!懊赖摹睘榇藨屹p4萬元,但重賞之下未有勇夫。
總經(jīng)理當即拍板決定錄用馬軍,并破例免去了三個月的試用期。
“還有什么要求?”
“一定要給我活兒干!”馬軍的目的很明確,我不是來混飯吃的,光為賺錢,沒意思。
令人刮目的打工仔
不到一星期,一臺嶄新的計算機送到馬軍的實驗室,廠長拍拍他的肩膀道:“你放手干吧,看你的啦。”
與此同時,“廠里來了個博士”的消息已傳開了,人們都關注著這位年輕人的作為。
馬軍望著墻上喘著粗氣的舊式空調,明白自己要做的是別人做不出來的,決定公司命運和前途的東西。背水一戰(zhàn),別無退路。這一炮打響了,博士帽沒白戴,干不出來,博士也不給面子,照樣“炒魷魚”!
這就是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從當初一間27人的電風扇小廠,到如今擁有3000多員工、產(chǎn)值3億元的明星企業(yè)。馬軍從“美的”的創(chuàng)業(yè)史中又一次認識到什么是適者生存。
他鉆進了節(jié)能空調技術的崇山峻嶺?!懊赖娜恕钡谝淮我娮R了讀書人的玩命勁。凌晨四點,實驗室依然燈火通明,搞衛(wèi)生的阿姨每天都從里面掃出幾只裝即食面的空袋子……
馬軍仿佛又回到學校的實驗室,回到那無數(shù)個不分晝夜晨昏的日子。但這兒是工廠,外面就是生產(chǎn)線,生產(chǎn)線上的工人等著要將他的圖紙變成產(chǎn)品!在車間,有時他對著機器束手無策,人家會說:“博士你怎么連這個都不懂?”他只有老老實實拜工人為師;對著“老板”,他畢恭畢敬地解釋自己的方案,博士也是打工仔,跟別人沒什么兩樣;他和跑供銷的稱兄道弟,抽同一盒煙,聽他們罵爹罵娘地談變幻莫測的市場行情,以此來調整自己的設計……
充滿希望的荊棘路
1991年11月,馬軍的節(jié)能空調弄出來了。鑒定會上,原來表示懷疑的人們一下變得興奮和折服:省電30%!各項性能指標完全達到輕工部“推薦產(chǎn)品”的要求。一位港商甚至斷言:貼上日本的牌子,沒人能看出這是大陸貨!
“美的”公司的新產(chǎn)品訂貨會上,三天就被各地的商戶訂下5萬臺,成交額達1.3億元。
員工們都說:“這個博士是‘堅野(真貨),不是‘流野(假貨)!”
總經(jīng)理在董事會上鄭重宣布:馬軍為“美的”立下汗馬功勞!獎勵2.8萬元,晉升三級工資,聘為“高工”。這就是珠江三角洲的速度和氣度!
馬軍興沖沖地回母?!A南理工大學,向導師鄧頌九匯報。老先生對弟子說:“你選擇的這條路是對的,希望我的學生在企業(yè)界同樣有大作為?!?/p>
有人問馬軍:“你的高工職稱廣東省承認嗎?”
“管他承認不承認,我的公司承認就行,你廣東省承認的我們倒未必承認哩!”
他又走過學校那間實驗室,那個冷雨紛飛的元旦又浮現(xiàn)在眼前:為了拿下一個課題,他獨自一人把1噸重的鋼材鋸成一段一段,然后運上火車,送到韶關的工廠……成果出來了,報酬6個人分,論文署了6個人的名字……
現(xiàn)在,他的前面是一馬平川,公司決定投資1000萬元辦研究所,為他配一個助手,他的下一個產(chǎn)品又即將投產(chǎn)了。
他走到湖邊,朝平靜的湖面扔了一塊石子,平靜的湖面上蕩起圈圈漣漪……
(溫眉眉摘自《黃金時代》19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