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 華
有人說,愛情+房子=家。當我和丈夫分到房子時,我和他爭著開門,都想親手解開這令人興奮的謎……
小時候,我好想有一個帶鎖的抽屜,為我的漆花鉛筆、香味橡皮、七彩糖紙找個安全的地方。長大了,我希望有自己的房間,有一個不委屈個性的空間;愛情成熟的季節(jié),我企盼有一個家。對天地感知愈大,愈渴望有一方歸屬自己的天地。
有人說:愛情+房子=家。當我和林領(lǐng)取結(jié)婚證后不久,幸運地分到一套房子。我們有愛情,又有了房子,我們終于有了家。
看房子那天,我和林爭著開門,都想親手解開這個令人興奮的謎。24平方米的廳大得可以當舞池,東面的房間當臥室,靠西面的那間是書房,獨立的廚房,洗手間、浴室通爽明亮,還有三個不同方向的陽臺。多少次,我們閉著眼睛,口中念念有詞地設(shè)計未來的家。如今,終于有了一方完全歸屬自己的天地,即刻感到愛情有了歸宿。假如我能擁抱它,我一定把房子抱入懷里親上一百遍。林故作超然,努力掩飾心中那份喜悅,喜悅偏偏涌上心頭,掛在臉上。望著他一臉怪表情,我不禁大笑起來。笑聲感染了林,也感染了房子,嗡嗡回音,和應(yīng)著我們的歡喜。
為了這天到來而存入銀行的錢,一次全提了出來。然后,不知疲倦地逛商場。商品名稱、價格抄滿一紙。終于,一車搬回了所能買回的家具。房子依然顯得空蕩蕩,我們不富有,有的打算在今天還太奢望,但誰懷疑,將來不會有呢?
廳是黑與白的旋律。朋友問:新婚啊,怎么都是黑與白?似尋少了浪漫。我笑而不答。顏色的內(nèi)涵是人感覺和聯(lián)想的產(chǎn)物,一時燦爛固然美麗,可是我更喜歡如同晝夜一般永恒與平淡的黑與白。況且黑與白并不平淡,這兩個至簡單亦至豐富的極端搭配,魅力自在玄妙處。再綴以青翠的室內(nèi)植物,這般三色組合,是我所理解的自然,我所愿歸的寧靜。外面的世界已太熱烈,太紛繁,我需要一個角落:不用配戴社會角色的行頭,可以自在舒展天性,盡情享受愛情,流淚撫舔創(chuàng)傷——一個儲藏我的喜怒哀樂的地方。
我和林是因為有許多默契,又準備去接受相異之趣而走到一起。既然為默契留了空間,也該為相異留一席之地。書房,不曾商量過如何布置,劃了楚河漢界便各自為政。我們沒有為書房添置新家當,獨腳書桌、電腦、造型奇特的臺燈,還有那件記憶著一個初戀故事的擺設(shè),從他處來;吉他、掛毯、人體模特、百寶箱從我處來。兩個并排的書櫥裝著各自的專業(yè)和愛好。
書房是我們新家的故里,這里每一件物品都是伴隨著我們以往經(jīng)歷的朋友,從不同的方向來,今日在此聚首,濟濟一堂,充滿著舊日的溫情。對倆人的“領(lǐng)域”稍作比較,不難發(fā)現(xiàn)我們的差異。然而差異不是距離,是兩個人世界的擴大,在這個世界里,有他的,有我的,有我們的。林從兩人的名字中各抽一字,為書房起名曰:碧林村。
送走了幫忙的朋友,我又作了一番收拾,新家再次接受了檢閱,微笑著等待一對新人進駐。林上好最后一盞燈,頓時淡黃色的燈光溢出迷人柔情,盈滿了我們的新房。我倆相對席地而坐,沒有言語,彼此間的對望溝通著我們的情感。窗外是幾顆孤寂的星星。
很久很久以前,很多很多的想象,此時此刻具體在眼前,在身邊,伸手可觸。擁有所愛,是人間莫大的幸福。幾天后,在儀式中,我和林走入這個家,就將永遠在一起,結(jié)伴去走我們以后的路。
“這是家么?”
“是的,你和我的家?!?/p>
“什么是家?”
“最溫暖,最安全的地方。”
(彭煥青摘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