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寧 牛建昭
人工授精和體外受精日趨普及
想要孩子卻不會生,這真是苦不堪言。在日本約有高達10%的育齡夫婦深受其苦。因此,人工授精和體外受精便成了熱門技術。
體外受精是將分別從男女體內取出的精子和卵子人工地使其在試管中受精的方法,可將育出的愛情卵移植到子宮內讓其著床,此法適用于輸卵管不通的婦女:體外受精于1978年7月在英國首次試驗成功后,目前全世界已約有1000個這樣的試管嬰兒。
人工授精是將取出的精子用人工的方法注入到女性子宮內而使其懷孕的方法,適用于其丈夫無精子癥或精子過少癥。
體外受精的利弊
隨著體外受精和人工授精的日趨遍及,一些令人頭痛的新問題也接踵而來。
受精是生命誕生的第一步。體外受精是一種脫離性行為的生殖,是前所未有的。那么人們能容忍這神圣的一步在體外完成嗎?若將某夫婦體外受精的受精卵移植到第三者的子宮中,其夫婦便可不必親生而得到具有自己血統(tǒng)的孩子。隨著受精卵冷凍保存技術的進步,這一做法將變得輕而易舉。那些想要具有自己血統(tǒng)的孩子但又嫌妊娠和生產過程麻煩的人,甚至可花錢“租”別人的子宮。但這種做法已超出醫(yī)學的范圍,而應作為倫理、法律、社會方面的問題加以考慮。
在體外進行受精時,有損壞基因的危險。因此,1983年10月日本婦產科學會理事會發(fā)表了《關于體外受精胚移植的見解》一文。其中提出應防止操作時損壞受精卵的基因。
精子銀行
因人工授精比體外受精簡便易行,故早已被人們利用,如日本第一個人工授精的女嬰是1949年8月出生的。
人工授精一般可分為AIH、AID及代理母親三種方法。AIH法是將男性的精子直接注入其妻子子宮內的方法。此法不會出現(xiàn)倫理上的問題。
AID法是將第三者的精子注入到無精者的妻子子宮中的方法,這樣產生的嬰兒與無精者沒有血緣關系。據(jù)報道,美國已有30多萬靠AID法出生的嬰兒,日本也有1萬多。AID所產生的社會問題是能否施用于亡夫的寡婦和未婚的女性。瑞典已有這樣的實踐,其它國家也將面臨同樣的問題。
由于AID法的創(chuàng)立,目前世界上出現(xiàn)了以美國為中心的叫作“精子銀行”的新行業(yè)。它將優(yōu)秀人物(如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精子收集、保存起來,以供人工授精時使用。其目的在于使有意識地選挑人類智能這一理想變成現(xiàn)實。也許這種大膽的想法本身就潛在著某種危險。
代理母親法是指想要孩子的夫婦,將其受精卵授與第三者,以“借腹懷胎”,代之生產的方法,在美國利用此法生育的情況日益增多。但其隱患是,若代理母親對所產生的孩子有了感情,便不愿把孩子交還給委托人。美國就曾發(fā)生過幾起這樣的事件。轟動一時的“嬰兒—m”訴訟案就是一例。
代理母親法比正常生產所發(fā)生的畸胎率要高。若生產出不正常的嬰兒,可能會發(fā)生委托人和代理母親都拒絕收養(yǎng)的情況。
男女分產
男女分產是指人為選擇胎兒性別的方法。過去,男女分產法只是在母親有遺傳給男孩顯性遺傳病(如血友病或遺傳性營養(yǎng)不良等)的情況下才采用。分產可使之生出不表現(xiàn)出遺傳病(隱性遺傳)的女孩。但現(xiàn)在此法根本沒有遺傳病而只想要女孩的夫婦所利用。因此,在日本醫(yī)師會的生命倫理討論會上規(guī)定:分產僅限于與性別有關的遺傳病。
(摘自《知識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