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統(tǒng)鵬
何謂女陰白色病變?
女陰白色病變是指女陰部皮膚或粘膜色澤減退(灰白,暗灰、淺灰、灰紅)或呈白色的病變。凡能引起表皮增厚,表皮底層色素脫失及真皮層血管減少者均可產(chǎn)生(因為增厚的角質(zhì)層水化而發(fā)白)。它包括病因不明病變各異的多種有關女陰皮膚病,如女陰白斑、硬化性萎縮性苔蘚、扁平苔蘚,慢性女陰炎,神經(jīng)性皮炎,女陰干枯、白癜風、硬皮病等。對其中的女陰白斑,常被認為屬于癌前病變,以往不少臨床醫(yī)師主張早期切除,以免癌變。由于臨床醫(yī)師對這類疾病意見不一致,有人甚至把女陰部凡是灰白色、癌癢、肥厚性病變都列入女陰白斑,使不少不該切除的患者,尤其是年輕婦女作了不必要的女陰切除,造成極大痛苦。1976年國際女陰疾病會議認為,以往女陰疾病的命名易于混淆,建議取消女陰白斑這一名稱,而采用女陰營養(yǎng)不良的新命名。
女陰白色病變主要表現(xiàn)為女陰部皮膚或粘膜色素灰白或變白(為擦不掉的白色斑片或片塊)、角化、干燥、粗糙、肥厚,久之則萎縮和粘連,硬化,甚至潰瘍、皸裂,伴有劇癢。臨床和病理上無任何特異性疾病(如扁平苔蘚、神經(jīng)性皮炎,念珠菌病等)的特征。女陰白斑多發(fā)生于年齡較大者,更多見于更年期。發(fā)病前可有慢性宮頸炎,念珠菌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盆腔炎,月經(jīng)過多等病史。要確定白斑病對人的危害性大小,需要切一小塊組織,作組織病理學檢查。約80%損害為良性。17%表皮細胞有異形表現(xiàn)即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一般分為輕、中,重三級。輕,小度不典型增生一般認為是可逆的,不一定變成癌;重度不典型增生即稱為原位癌。3%為浸潤性鱗狀細胞癌。所有白斑病的7~13%最后發(fā),展為癌。
女陰白色病變的防治
預防以減少慢性刺激性誘發(fā)因素為主,如全身性疾?。禾悄虿。S疽,更年期癥候群、月經(jīng)過多、尿失禁,胃腸功能紊亂、藥物過敏;外界環(huán)境的改變:包括溫度,濕度、大氣壓力,化學因素:直接接觸毛織品,染料、尼龍,化纖、橡膠、肥皂、外用消毒藥、避孕藥具等。治療上述有關誘因之疾病,十分重要。
治療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療法:口服疏肝補腎,活血化瘀或健脾化濕、止癢的中藥,以及維生素類。外用中藥熏洗(鶴虱30克,蛇床子15克、苦參15克,蚤休30克、當歸15克,威靈仙15克、野菊花15克、皂角30克,每日一劑,煎汁熏洗),或涂抹中藥膏(已烯雌酚10毫克,冰片4.3克,薄荷1克、青黛粉6克,羊毛脂70克,充分研細混合),強的松類膏,維生素B6、E膏等。有認為睪丸素霜(25毫克丙酸睪丸酮調(diào)配在10克4%苯唑卡因香霜中配成)對萎縮型營養(yǎng)不良型女陰白斑有效、氫化可的松軟膏對肥厚型營養(yǎng)不良在止癢及改善局部情況方面有明顯效果。在治療中要請醫(yī)生認真追蹤觀察,注意早期細胞異形。對原位癌及浸澗癌者要施行手術治療,對年齡較大有明顯潰瘍皸裂又無隨訪條件者,即使輕、中度不典型增生,也要考慮手術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