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城
這是一本馬克思恩格斯的書信摘錄,專收馬恩書信中關(guān)于自己生活、工作情況以及與個人處境有關(guān)的描述。收錄的材料不少,注釋雖然簡單,也還扼要。書名著重在“純樸”和“人情味”,取意于馬克思著名的《自白》。他在那里說,自己最珍視的人的優(yōu)點是“純樸”;又說,他最喜歡的格言是“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原書在蘇聯(lián)相當流行,一九六五年初版,以后不斷修訂和重印。我見到的最近版本是一九八○年版,已經(jīng)是第五版了,單這一版印數(shù)就是十萬冊。以后也許又有新版。
這不是一本傳記,書中很少看到編者的話語。書名雖然有所強調(diào),人們對這種提法可有不同看法,但書中所錄,全部都是馬恩自己的話。通過他們的信札來看他們的生活和工作,實際上就了解了他們的生活的一個重要側(cè)面。特別使人覺得印象深刻的是,可以從中看到活生生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對他們產(chǎn)生一種親切之感,這是讀那些干巴枯燥的傳記得不到的。
全書按年編排。為方便起見,不妨從書的開頭部分即馬恩早期(四、五十年代)的書信中摘些例子。
馬恩所從事的事業(yè)使他們不能不同自己的家庭發(fā)生矛盾。馬克思早在一八四二年就在給盧格的信中抱怨說,自己的時間都給“極不愉快的家庭糾紛分散和浪費了”,“我的家庭給我設(shè)下了重重障礙,使我目前陷入極為窘迫的境地”。恩格斯尤其如此,他多次給馬克思寫信為自己那個“普魯士家庭里的沉悶生活”感到苦惱。在一八四五年三月十七日的一封信里,他極其逼真又氣憤地描繪了他的那位保守的、篤信宗教的父親:“吃也好,喝也好,睡覺也好,放個屁也好,我都不能不在鼻子底下碰見那種令人討厭的圣徒的面孔。不管我做什么——不管外出或在家,沉默或講話,讀書或?qū)懽?,笑或不笑,我的老頭總是擺出那種難看之極的哭喪相”?!皩ξ业摹`魂進行的這種基督教式的征討是多么刁惡,你是無法想象的?!?/p>
讀讀這些文字,是不是比讀那些干干巴巴的傳記更能了解恩格斯當時的生活處境。
關(guān)于馬克思的經(jīng)濟困難,凡是,讀過馬恩傳記的人無不了解。然而,讀一讀馬克思夫人在一八五○年五月二十日給魏德邁的信,特別是其中對自己一天生活的具體描述,了解更能真切。這里講自己的孩子體弱多病,“終日在生死線上掙扎”,做母親的又生病。正在貧病交迫之際,女房東又來逼債,因為交不出房租,“于是來了兩個法警,將我不多的全部家當——床鋪衣物等——甚至連我那可憐的孩子的搖籃以及眼淚汪汪地站在旁邊的女孩們的比較好的玩具都查封了。他們威脅說兩個鐘頭以后要把全部家當拿走。那時忍受著乳房疼痛的我就只有同凍得發(fā)抖的孩子們睡光地板了”。
那真是肝腸寸斷!更何況,寫這封信沒幾個月,他們的唯一的兒子又天亡了。馬克思這樣堅強的人,當時也忍不住寫信給恩格斯說,“我們感到非常孤獨”。
讀讀這些文字自然能使我們感到同馬恩親近,但是,單是這些似乎還不足以動人,更主要的,是看到他們在自己的生活中堅持理想,不斷奮斗。馬恩的確是純樸的,但是決不平庸。他們有平常人的一面,但絕不是那種斤斤于生活細事的庸人。馬克思早在一八四二年就在一封信中說,“社會的骯臟事使一個堅強的人不可能為私事而煩惱,這是真正的幸事。”恩格斯在信札中多處描繪他周圍是一個多么平庸的環(huán)境,生活在討厭的資產(chǎn)階級氛圍中,做的是骯臟的商業(yè)。但是他“拋棄了社會活動和宴會,拋棄了資產(chǎn)階級的紅葡萄酒和香檳酒,把自己的空閑時間幾乎都用來和普通工人交往”。
因此,我看這倒是一種有助于教育青年的思想教育讀物。看看馬恩怎樣對待工作、家庭、朋友、同志、子女……,無疑能提高自己的情操,擺脫“平庸”,使精神生活更加高尚。這也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吧!
我們有幸的是,很多馬恩著作翻譯過來了。這本書中的書信,幾乎全部都有譯文。讀馬恩書信是種享受。筆者多年前在農(nóng)村走“五七道路”,晚間饕蚊肆虐,炎熱難擋,唯一樂趣是打著蒲扇讀馬恩書信??上?,我們的普及工作做得不夠,一個青年是很難買得起馬恩全集并遍讀其后幾大卷信札的。假如要讀這樣的信札類編,還得看外文書。由此想到,我們搞理論、寫作的同志,大可利用已有的中文材料,為青年們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糧。
(Иx пpocтота и челoвeчнocть.Cocтaвитeдb C.Bиногрaдов.Пo-литздaт.1980.222cт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