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達
書法是一種形象性藝術。它的藝術構思多來自自然界的各種物象聯(lián)想,但是它又多從意識和精神上來表現(xiàn)筆情墨趣,既生動而又含蓄。同時書法從本質上說也是一種內在的綜合藝術。其中還包括文學、美術、音樂、舞蹈以及作者的情操、性格、特征等多方面的因素。所以書法水平的高低,常與作者的文化水平、藝術修養(yǎng)、經(jīng)驗閱歷以及世界觀、思想意識、精神境界有密切的關系。歷史上總是把作者的品格、社會影響作為品評書法藝術的第一個標準,這就是書法與 姊妹藝術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書法的人格化,確定了它在藝術中的不凡地位。正因為如此,書法藝術才具備了很強的生命力,而且還要長期存在下去。
我國書法是有其豐富的內容的。從字體上講,有甲骨文、大篆、古籀、小篆、鐘鼎、隸書、行書、楷書等,在秦朝曾有八體之分。從書體上講,有二王(羲之、獻之)、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趙(孟頫)等若干書體流派,各有千秋。從書法理論上講,更是一個大寶庫。如三國衛(wèi)夫人的《筆陣圖》,唐孫過庭的《書譜》,五代張彥遠的《書法要錄》,清代包世臣的《藝舟雙楫》,康有為的《廣藝舟雙楫》等,都是洋洋大觀。
至于書法家,更是層出不窮,漢代有張芝,三國有蔡邕、鍾繇、衛(wèi)夫人,晉朝有王羲之父子,王珣、索靖,隋唐有歐陽詢、褚遂良、虞世南、薛稷、顏真卿、柳公權,宋代有蘇東坡、黃山谷、米芾、蔡襄,元代有趙孟頫、鮮于樞,明代有文徵明、祝允明、董其昌、倪元路,清代有王鋒、傅山、鄧石如、劉墉、何紹基等著名的大書法家,真是人才輩出,各有風騷,而集中國書法之大成。隨著我國書法藝術的發(fā)展,書法工具“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及碑刻、法帖的藝術也應時興起,并著名于世界。
(摘自《山西青年》198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