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靄琨
本機在1958年全國航模(第一分區(qū))比賽大會上,三次飛行共得540分(滿分,絕對成績?yōu)?82分),取得第一名。比賽時天氣是很理想的,風速小于1米/秒而且有微弱上升氣流。模型用43秒的動力時間爬升到75~85公尺,留空時間平均為320秒。茲將本機情況簡單介紹如下:
1.螺旋槳制作
為了使制作毛胚簡單、準確,正面樣板由三段直線組成,側面樣板是對稱曲線。坐標見下表:
但這樣得到的槳葉外形是不光滑的,必須經(jīng)過修整才能得到較理想的外形。為了避免在修整外形時使各剖面安裝角改變,可以采取下列步驟:①先將下弧面制成平底的。②修整外形——槳尖部份改成圓弧,最末端弦長保持為22公厘;除去中部的棱角使最大弦長為46公厘(位于D=340處);③用外形樣板控制最大截面的剖面形狀將槳葉削好。
2.翼型
機翼翼型用B-7406-f將前緣略加修改,坐標見下表:
在距前緣15%處加30#洋線團的線可以改善縱向安定性。
尾翼翼型采用1957年全蘇比賽第一名卡爾寧柯的尾翼翼型。
3.采用后重心和大面積上的反角是為了更有利于爬升。
模型的尺寸和具體數(shù)據(jù)見三面圖,請參閱下頁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