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斤小米黃又黃,
人民送我作零用。
自己訂計劃,
大家監(jiān)督花的要得當,
莫負人民的好心腸。
每月二十五,
小米折錢發(fā)到組。
組長拿著告大家:
“同學們,
本月津貼領(lǐng)來啦,
每人該發(fā)三萬八(邊鈔)。
你的錢該怎樣花,
小組會上各把計劃說,
全組批準才能發(fā);
以前咱組沒有這樣做,
個別人花的有點錯。”
一盞油燈放炕上,
小組會開得很熱鬧。
王小寧首先說:
“我的兩只鞋子需要打上兩個掌,
還得釘上幾個釘。
兩項合到一塊兒,
起碼得用錢一萬整;
再買條手巾和牙刷,
大約也捍兩萬又掛零。
剩余的八千,還債和寄信。
大家說,我的計劃成不成?”
大家說:“小寧的計劃我們都同意;
可是請你要注意,
千萬莫像上個月,津貼還來用,先丟了二分之一?!?/p>
小張結(jié)巴巴的發(fā)了言:
“我買包牙粉用七千,
兩條肥皂約一萬;
一枝鉛筆四千五;
兩個筆尖用一千;
剩下一萬多,買點辣椒醬和鹵鹽?!?/p>
小張的計劃一說完,
全組舉手搶著說:
“小張的津貼三分之一買了吃,
我們堅決表示不同意?!?/p>
“小張預(yù)算算得太富裕,
無論如何說不下去。
組長根據(jù)大夥的意見辦,
當場讓小張把計劃重做了一遍。
每人計劃都通過,
組長最后來發(fā)言。
“今天的會,開得好,
這就是對人民負責,
這樣才對得住人民,
我們今后要努力學習!
將來好給人民當個忠實的勤務(wù)員”
六斤小米黃又黃,
人民給我作零用
自己訂計劃,
大家通過花的要得當,
莫負人民的好心腸。
(注)過去育才中學(以前在阜平,搬來北京后,并入師大附中)的同學們,大都是干部子女和家在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的學生,他們既無家可歸,家長亦無暇照管,政府為照顧這批革命的后代,從去年九月份開始每只發(fā)給每人六斤小米的津貼。每次發(fā)下津貼后,同學們都是先訂計劃,然后才花。若有人不按計劃而把錢買了東西吃,小組會上就批評檢討,以保證人民用血汗換來的小米,化得正當有用。這首詩是我去年冬天在阜平寫的。
——田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