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4期
刊物介紹
本刊是由中國科協(xié)主管,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主辦的學術性期刊。其辦刊方針是:堅持以創(chuàng)新性、綜合性、前沿性、導向性特色,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依靠和團結全國廣大地學工作者,探索自然奧秘,開展廣泛而深入的基礎理論研究,促進我國地球科學領域研究和發(fā)展,發(fā)表高水平科研成果,為我國培養(yǎng)和造就大批地學科研人才。本刊主要報道有關巖石學基礎理論的巖石學領域各學科包括巖漿巖石學、變質巖石學、沉積巖石學、巖石大地構造學、巖石同們素年代學和同位素地球化學、巖石成礦學、造巖礦物學等方面的重要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成果,同時也刊載綜述性文章、問題討論、學術動態(tài)以及書評等。
巖石學報
- 蛇綠巖研究之檢討與反思:以“雙溝蛇綠巖”為例
- 礦物包裹體彈性拉曼頻移溫壓計原理及其地質應用
- 鋯石微量元素的理論基礎及其應用研究進展
- 電子背散射衍射技術(EBSD)在組構分析中的應用和相關問題
- 呂梁界河口群變質巖石的構造指示:來自地球化學和同位素年代學的證據
- 增生造山過程中大陸地殼的凈生長
——來自中亞造山帶中段南緣巖漿巖的約束 - 遼-蒙交界地區(qū)晚侏羅世高硅花崗巖:巖石成因與地質意義
- 內蒙古土牧爾臺地區(qū)黑云母二長花崗巖及其暗色包體的成因及構造意義
- 新疆西天山莫托薩拉熱水沉積型鐵錳礦床礦物學與地球化學特征
- 塔里木克拉通古元古代晚期A型花崗巖成因及對哥倫比亞超大陸演化的指示意義
- 新疆謝米斯臺地區(qū)晚古生代俯沖作用:來自塞勒肯特巖體的巖石學、年代學及地球化學證據
- 西準噶爾南部廟爾溝巖體晚石炭世花崗閃長斑巖巖石成因及其動力學背景
- 騰沖早白堊世花崗巖的高分異成因及其構造意義
- 滇東南都龍超大型錫鋅多金屬礦床黃鐵礦LA-ICPMS微量元素組成研究
- 印度南部麻粒巖地體Namakkal陸塊新太古代鈣硅酸鹽巖的巖石學和鋯石U-Pb年代學研究
- 福州復式巖體的成因:鋯石U-Pb年代學、地球化學及Hf同位素約束
- 中國東北新生代火山區(qū)CO2釋放規(guī)模與成因
- 云南東川群碎屑鋯石年代學和元素地球化學及其地質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