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3期
刊物介紹
《常熟理工學院學報》前身是創(chuàng)辦于1988年的《吳中學刊》(人文社會科學類刊物)和《常熟高專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年在《吳中學刊》和《常熟高專學報》(自然科學版)的基礎上創(chuàng)辦公開出版的《常熟高專學報》(文理綜合版),2004年隨著學校辦學層次的提升,《常熟高專學報》更名為《常熟理工學院學報》(文理綜合版)。 本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貫徹“雙百”方針,促進學術爭鳴和學術交流,努力為發(fā)展哲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加速科技進步,促進學科建設、人才培養(yǎng)、教學科研水平的提高,為地方經濟社會的發(fā)展與科學、教育、文化事業(yè)的繁榮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本刊為雙月刊,全年6期,每期124頁。單月20日出版,1、3、5期為社會科學,2、4期為自然科學,6期為教育科學。本刊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注重富于創(chuàng)造性以及理論性或應用性較強的稿件,歡迎校內外專家學者和廣大讀者賜稿。本刊讀者對象主要為高校師生和廣大科技工作者,歡迎訂閱。 本刊將繼續(xù)發(fā)揚原有的優(yōu)勢,在內容和風格上努力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特色,除重點打造“現代中國各體文學理論與批評”、“馬克思主義與哲學”、“吳文化”、“數學”、“理論物理”等欄目外,還將根據情況適時增設新的欄目。
常熟理工學院學報
- 自由概念的三種涵義:一個思想史的梳理
- 凝聚精氣神強化拼搶爭全力以赴開創(chuàng)吳江改革發(fā)展新局面①
- 全面深化改革與加強黨的建設
- 理性與市場經濟
——論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深化 - 建設應用技術大學的戰(zhàn)略思考
——基于常熟理工學院的辦學探索 - 我校升本10年的事業(yè)發(fā)展和道路探索
- 建設精致應用特色的文科
——新建理工類本科院校文科發(fā)展的探索與思考 - 堅持教學科研并重充分發(fā)揮高水平理科的支撐作用
——新建理工類本科院校理科建設的探索與思考 - 在校地互動戰(zhàn)略下蓬勃發(fā)展的工科教育
——常熟理工學院十周年工科教育回顧與展望 - 宋季詞史作品探討
- 民國詞壇“四聲之爭”鉤沉
——以午社詞人為中心 - 劉毓盤與民國詞壇
- 中國韻文學第六屆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 論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維度下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作為
-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進一步完善蘇州市居家養(yǎng)老服務體系的思考
- 農民健康素養(yǎng)提升與農村健康教育體系構建
——基于蘇州90個行政村和418位村民的調查分析 - 基于IPA分析法的旅游景區(qū)購物滿意度提升研究
——以常熟市尚湖風景區(qū)為例 - 敦煌碑銘贊文獻題記紀時用法考述
——兼談敦煌文獻的紀時 - 《永樂大典戲文三種校注》商補
- 人學:新時期中國文學史研究不可或缺的視角
——評金紅《融通與變異:意識流在中國新時期小說中的流變》 - 尋找文化精神講清文化資源
——讀評《江蘇地方文獻書目》 - 中國韻文研究
- 靜嘉堂藏毛扆等手批《宋名家詞》